击楫渡淮水,晴波漾绿蘋。
估帆低落日,津鼓急行人。
地僻承凋㩻,时艰赖拊循。
近来风俗改,牛犊满村屯。
【注释】:
- 渡淮水至翰东作:到翰东去。
- 击楫:敲打船桨以助过河。
- 估(gū)帆:商贾的船。
- 低落:降落、下沉。
- 津鼓:渡口的鼓声。
- 凋㩻(wěi):凋敝、衰败。
- 拊循(fǔ xú):抚慰、引导。
- 牛犊:耕牛幼崽。
- 村屯(tún):村庄。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刺在翰东所作。诗中描写了作者从淮水边渡过去,经过翰东的景色和感受。
首句“击楫渡淮水,晴波漾绿苹”,描绘了作者渡过淮河时看到的景象。”击楫”是指拍打船舷,表示要渡过淮河的决心;”渡淮水”则表明了作者此行的目的。”晴波漾绿苹”则形容了淮河水面上波光粼粼,水中绿萍荡漾的美丽景象。
第二句“估帆低落日,津鼓急行人”描绘了作者渡河过程中的情景。”估帆”是指估计着船只的大小和载重量而决定是否能够渡过河流,”低落日”则形容了太阳落山的景象;”津鼓急行人”则描述了渡口处人们急切地等待着渡河的场景。
第三句“地僻承凋㩻,时艰赖拊循”,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地衰落现状的感慨。”地僻”则形容了当地的地理位置偏僻;”承凋㩻”则形容当地已经衰败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时艰”则形容了当时国家的困难局面;”赖拊循”则表示依赖抚慰来解决问题。
最后一句“近来风俗改,牛犊满村屯”则描绘了近年来农村的变化。”风俗改”则表示近年来农村风气有了变化;”牛犊满村屯”则描述了现在农村到处都是小牛犊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渡淮河时的所见所闻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地衰落现状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困难的关注,同时也展现了农村近年来的变化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