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
【注释】 宋中:指北宋时期。都官:即“尚书”,古代高级官职。挽辞:挽歌辞,为死者写的悼念之词。二首:两首。 其一:第一首。儒雅名子(儿子):指王旦。儒雅:儒家学者的风度和学识。名子:有名的儿子。风流粉署贤:指王旦在翰林院任职期间,有才学、有风度、很贤德。 精神清比鉴:精神清明如明镜。清,清明。比喻贤者的精神高洁,没有污点。 论议(liú yì)直如弦:指王旦为人正直,说话像弹琴时弦音那样清晰响亮
【注释】 ①纳还:归还。公择,即苏轼之弟苏辙。②鼎:古代烹饪器物,这里指烹煮茶水用的鼎。③咏:吟诵、咏叹。④精绝处:精妙绝伦之处。⑤役:驱使。风雷:比喻文辞气势雄壮。⑥贱子:对自己谦称。⑦佳句:妙语佳作。⑧无地放声歌:没有地方可以尽情歌唱赞美。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友人的赠诗中,不仅赞颂了茶的精妙绝伦和作者的敏捷才思,而且对茶道的精深也作了高度的评价。诗人对友人的才华表示由衷的钦佩
注释: 和仲巽:人名 杨无敌庙:纪念抗击匈奴的将领杨继业(杨家将故事中,杨继业战死燕山)的庙 汉家:指汉朝 飞将:指汉代名将马援,字文渊,南阳湖阳(今湖南醴陵)人。少年时与大司马吴汉俱受业于长沙罗侯学兵法。年二十从军西州,以胆勇闻。建武十八年(42),拜为偏将军,封新息侯,后升为未央卫尉。在对隗嚣作战时,他率精兵五千,直捣其心脏,连克五城,因功迁伏波将军。后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击降五楼王
双石层棱倚翠巅,相传尝此会群仙。 系风捕影谁能问,空见遗踪尚岿然。 注释:两座山峰高耸云端,山巅的石头层层叠叠,如同刀削一般锋利,传说这里曾经有仙人聚会,留下了这些奇石。风吹过,石头的影子被风吹起,但没有人知道是谁在那里捕捉了那些影子,只留下这两座巍峨的山峰,依然屹立在那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壮丽的山峰,以及在山顶上曾经举行的一次盛大的聚会。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峰的美丽和神秘
注释:边城射猎取麑麛,这是为了狩猎而设的陷阱。夭䴠仁心所不为,夭䴠是一种鸟类,它们有仁爱之心,不会落入陷阱。鸣角秋山少闲日,秋天的山中很少有闲暇的时光。标名邮馆客慵窥,游客在邮馆里懒洋洋地观察。 赏析:这首诗以“和宿鹿儿馆”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边城秋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出秋山、邮馆等场景,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诗中的“夭䴠仁心所不为”一句,表达了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注释】 摘星岭:位于今江西吉安市境内,海拔832米。 斥堠(chù hòu):侦察兵。古时用烽燧传递军情,以监视敌情。 国俗:指当地的风俗民情。 宁:平静安定。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过吉安的摘星岭时所作。诗人从山上俯瞰吉州城,只见城内建筑错落有致,街巷纵横有序,商贾云集,百姓熙攘,一派繁华景象。于是诗人感叹道:“汉家恩厚一方宁。”表达了对国家太平安定的深深祝愿
【注释】 次韵:应和别人的诗词。谢黄学士惠文潞公所送密云小团一绝:李公择(1028-1096)字师中,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诗人、政治家。曾为宰相,因事被贬,在密州时,得友人黄鲁直(庭坚,号鲁直,江西吉州人)馈赠密云茶,作《谢黄鲁直惠文潞公所寄密云饼》诗。“潞公”指范仲淹。范仲淹有《和李公择咏茶诗序》: “余入官三十余年,虽位极人臣,无以济其志而喜其言者,独好与茶论也。” “宅相”
【注释】 纳还:归还 公择诗卷:指陆游赠给友人的诗歌 相次复示三篇(zhǎn):陆游多次赠送陆游的诗歌。相次,陆续。复示,重新赠送。三篇,即“三首”。 说茶曲尽其妙:描写茶事的诗篇精妙绝伦。 敏捷:机敏敏捷。 不独:不但,不仅。 茶园:这里泛指茶园。 次第:次序。 厥篚(fèi): 古代盛放礼物的竹器。篚,古代盛物的器具,形似倒置的筐。厥,通“爵”,古时的一种礼器,用竹制成,有盖无底。 社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1) 昔年叨预通闺籍,曾得红囊贡茗来:昔日我曾参与科举考试的通闺籍,得到过皇帝赐给的茶叶和红绸封裹的礼物。 ①“叨”是荣幸的意思;②“闺”指内庭;③“贡”意为进贡。④“红囊贡茗”是指用红绸包裹着的茶叶或礼品。 (2) 今日中台重受赐,回头已度十春雷
诗句原文: 渭城凄咽不堪听,曾送征人万里行。 今日玉关长不闭,谁将旧曲变新声。 译文: 在渭城这个地方令人心碎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我送走了那些远行的征人,他们在万里之外行走。现在玉门关长时间未关闭,是谁将古老的乐曲改编成了新的风格?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代表作之一,以渭城和玉门关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之痛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渭城凄咽不堪听”开篇即点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