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庠
德友求薝卜花栽戏作小诗代简 注释:德友请求我用藤蔓植物的汁液来浸泡墨,用来书写诗句。我答应了他的请求,用藤蔓植物的汁液来浸泡墨,用来书写诗句。 问讯云萝小隐家 注释:向你询问云萝山中的隐士家。 剡藤醉墨半欹斜 注释:在剡州藤下,我喝着酒,把笔倾斜,写满了字。 酒馀落笔已殊绝 注释:酒杯喝完之后,我已经写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 发兴不须薝卜花 注释:灵感来了的时候,并不需要用薝卜花来激发灵感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别天台则上人返回浙东而作。诗题中的“送”、“还”表明了离别的主题,“天台则上人”、“木上座”则表明送别的对象和身份。 第一句:在溪南溪北鸟啼的地方,树头树底梅花都空荡荡的了。 注释:此句描述了送别场景的环境。溪南溪北,指代的是山间的河流两岸。鸟啼,指代的是山间的鸟儿的鸣叫声。 赏析:通过描写环境,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使人更加能够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第二句:绝叹不如木上座
【注释】 德友近:即《德友近·春
【注释】 牛背:背上驮着的牲口。将老:快要老了。鸥沙:指临安城外的钱塘江边。盟:指盟约,这里指盟山之约。张翰:三国时魏人,字季鹰,善作诗,因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菜、鲈鱼,遂辞官归隐。任安:指南宋名臣张拭(字子房)。古学:指古人学问。饱胸次:形容胸怀宽广。惊澜:大波浪。翻笔端:形容文思飞扬。西湖:在杭州。千顷:极言水之多,比喻月亮的光辉照得湖面银光闪闪。醉眼看:指陶醉于美景之中。 【赏析】
【解析】 本诗是送别诗。吕山友游天台,诗人用“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两句描绘了吕山友在天台的游历和生活。“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一句,写天台山上树木丛生,藤萝密布,景色幽深;“长簟北窗谁与闲”句,写山中清幽的生活情趣,以及作者的闲适之情。“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闲。”句意可分两层:第一层说天台山中黄梅绿李都已成熟,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果子;第二层说自己闲适自在的心情
注释: 平远堂:指杜甫的故居。 寒芦淅淅催秋晚,浦雨溟溟忆去年:寒芦,形容秋天的芦苇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淅淅,形容雨声细微而悠长。浦雨,指江上的雨。溟溟,形容雨势浩大,无边无际。忆去年,指的是回忆去年的这个时候。 它日未埋黄土陌,为君重赋补亡篇:它日,指未来的日子;黄土陌,指埋葬死者的黄土路;为君重赋补亡篇,是指将来要为杜甫撰写一篇《补亡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怀念自己故居“平远堂”所作
【注释】 语别:话别,告别。同生:共同生活。 如何:怎样。 携手:手拉手。 【解析】 这是一首送人远行而作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一句“语别既不易”,意思是话说别离实在不容易。第二句“况与子同生”即“况与我同生”,意谓何况我和你是同一个时代,一个生长的地方,彼此是同乡、同乡里人,所以更应当珍惜友情,不忍分手。第三句“如何携手好”,意为怎么能够把手拉手呢
【注释】: 浮天阁 :指仙阁。浮天阁,即仙人所建的阁台,在天上。浮天阁之二,指第二座仙阁。 玉蟾飞入水晶宫:月中有蟾蜍(蟾蜍)的神话。相传月中有蟾蜍,故称月中为“蟾宫”。 万顷琉璃碎晚风:万顷,指广阔的湖面或原野;碎,破碎。形容晚风吹动水面,波光粼粼,像琉璃一样。 诗就云归不知处:诗成之后,就不知道它落在哪里了。 断山零落有无中:意思是说,山上只有一片树林,树木稀疏,有的树被砍伐,有的树枝折断
注释:秋日里,空江的水面上波纹荡漾,映衬着碧绿的江面。黄芦洲渚,大雁初飞。 我来这里,是为了拜访鸱夷子先生。他喜欢西风,我想给他挂上十幅蒲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的景色,以及诗人对鸱夷子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江水、芦苇、大雁等自然景物,展现了秋日江边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鸱夷子先生的喜爱和思念之情,通过为他挂上蒲叶的举动,体现了他对鸱夷子先生的尊敬和敬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 尺五——指诗题中“尺五”二字,为晋代诗人陆机的字;南归天台——钱仲韶南归,故云。 客——指钱仲韶。 能过仲蔚居一一指钱仲韶的文才超过陆机。 烟霏(fēi霏)深寂历一一形容天台山的景色如入仙境。霏,雾气弥漫貌; 云树晚扶疏——形容天台山上云雾缭绕,树木苍翠。 老去一无着一一指钱仲韶年老体衰,无所作为。 诗成百不如一一指作诗不如钱仲韶,因为他的文章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