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崇岳
注释: 1. 莫莫,拈出一条断贯索。:意思是说“不要执着于一切”,就像拈出一个断了的绳子一样。 2. 任从我佛及众生,撩天鼻孔都穿却:意思是说“无论对于佛还是众生,都要以平等之心对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他认为,无论是对于佛还是众生,都应该以平等之心对待,不要过于执着于一切。这是对人生的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
【注释】 颂古: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多用来称颂前代的贤人或事物。二十五首:本篇共五十二句,分作二十组,每组五句,为一颂;第二、三组各四句,为二颂;第四组两句,为三颂;第五组三句,为四颂。 闪电光中宾主分,虚空背上立纲宗。 祖师活计只如此,后代儿孙扫地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歌颂祖师之功德来讽喻当世之无道者,语意深隐含蓄。诗的开头两句,是说祖师在雷击电闪之中被劈死
注释:百丈寺里的小和尚,面庞像狸猫一样。沩山的僧人眼睛真像鬼眼,见到人却只是空笑。他玩弄东西却不知其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百丈寺的小和尚,表现了其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对于禅宗修行的执着与追求。全诗采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以百丈寺的小和尚为主角,通过对其外貌、神态、行为的描写,以及对其内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品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雄伟壮观的景象,通过夕阳下的影和落叶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孤独感。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通过对夕阳、孤峰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诗人在诗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以及诗歌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具体的诗句分析。“水急鱼行涩”,意思是:水流湍急,鱼儿难以前进,这里以水急鱼行来喻指世情的艰难。“峰高鸟不栖”意思是:山峰高耸入云,鸟儿无法栖息。这里以峰高比喻世态炎凉。“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意思是:世人看人的态度如同天气变化,喜怒无常,而且人与人的关系也像山间的溪流一样,随地势高低而改变方向
【注释】:颂古二十五首其十四,唐宣宗大中年间,郑畋曾官至宰相之位。此诗是他任相时所作,借咏风幡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相时作的。诗人借用风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能像风吹动幡旗那样,迅速改变弊政。 “不是风兮不是幡”,起笔点明主题,表明自己并非因为什么风幡而有所触动。“幡”即幡旗,此处指旌旗。 “分明裂破万重关”,写风幡所到之处,将阻碍人们前进的各种障碍都撕裂了
【注释】 颂古二十五首 其十五:颂,即赞美、歌颂的意思。“云门小厮儿”,指的是唐代僧人云门文畅。“大狮子吼”是形容云门的声闻广大,震撼人心。“鼻孔得半边”,指云门的名声传到了一半。“失却口”,意思是失去了说话的功能。 【赏析】 这首《颂古二十五首》中的第15首诗,诗人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赞美了唐代僧人云门文畅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云门文畅声闻广大、震撼人心的赞叹。 首句“云门小厮儿
【注释】: 颂古:佛教语,颂赞古代佛祖的言行。 赵州吃茶去:唐代赵州(赵州从谂)和尚曾对来请教的人道:“吃茶去。”意思是“请喝茶去吧”,意谓不传教法,后用以讥讽那些空谈佛理而不实行的人。 乃知非:才知道不是。乃,才;知,知道;非,错误。 佛也不堪做:指佛祖也不能忍受。不堪,承受不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说,赵州吃茶而去,毒蛇横在路上,只有踩上去才能知道路不是那样走的,否则连蛇都不敢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颂古二十五首》之五,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解读,展现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独特见解。诗中“分明写出与君看,意在钩头不在盘”表达了一种深入浅出、直指要害的表达方式,而“纵使石人开得口,不知犹被舌头瞒”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真相时可能的无奈和困惑。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象的本质。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分明写出与君看:明确清晰地展示给我看。 -
【注释】 寒暑:指季节。说向君:告诉您。拟议:商量,计议。辨疏亲:分辨是非。匾担蓦折两头脱:比喻事物突然变化。举目长空一笑新:抬头望天,看见蓝天万里。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以寒暑喻人世的变迁,以扁担喻人世的得失。前两句写寒暑交替,人事更替;第三句写世事变幻不定;末一句写对时事的看法,认为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幻无常时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