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崇岳
注释: 端居丈室:住在宽敞的房间里。青天白日:形容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窦八布衫:指穿布做的短衣。云门念七:指佛教中的念佛修行。云门寺是佛教禅宗寺庙之一,念七是佛教中的修行方式,意为每日早晚诵经七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宁静,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首句“端居丈室,青天白日”,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宽敞明亮的房间中,享受着阳光的照耀。这里的“青天白日”形容阳光明媚、天空湛蓝
这首诗的译文是: 一二三四五,五六三四二。 风吹树叶动,天晴太阳出。 明白太阳出,却不懂而自己屈服。 注释: - "一二三四五六三七":这是一首谜语诗,每句都有七个字,共有七行,所以用“一二三四五”来表示。每行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五”、“四”、“三”、“二”、“一”,这正好对应了“六七七八九”。 - "风吹树叶动":这句话的意思是风一吹,树叶就会摇晃。 - "天晴日出"
【译文】 两条剑刃相碰,仅留下一线空隙。 有耳朵的人能听到,有眼睛的人能看到。 【注释】 两刃:两条剑刃。 交锋:《庄子·应帝王》中说,尧问肩吾:“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这是真的吗?”肩吾回答说:“圣人的心像明镜一样,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进入。”这里比喻两刃相碰,只留下一线空隙。 略通:留有一点缝隙。 一线(yīxiàn):指一条细线,比喻极小的空隙。 有耳者闻:有耳朵的人能听到声音
释义:我生平心地坦荡,向人敞开心扉,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以为意。 带累马师胡乱后,至今错认定盘星,指我当初误信了马师胡的谗言,以致错认了诸葛亮是奸臣。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错误行为的忏悔之情。首句“平生心胆向人倾”,表现了诗人坦诚直率的性格特点;次句“过犯弥天已不轻”,则揭示了诗人面对过错时的心态和态度。第三句“带累马师胡乱后”,暗示了诗人曾经受到他人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百十二 不著佛求:不求佛教。 不著法求:不求佛法。 不著僧求:不求出家修行。 扬帆鼓棹:指乘船,泛舟江湖。 任性优游:任凭自然,随意而行,悠闲自在。 南州与北州:南方和北方。 都卢无有一丝头:即“都无一毫头”,指没有一点头绪、线索。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表述了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向往。诗中强调不执着于佛教、佛法及僧人
【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百十七:世尊良久,维摩默然。 便恁么去,十万八千。 译为:佛陀沉思良久,维摩诘却保持沉默。 就这样离开,去了十万八千里。 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禅诗。它讲述了佛陀和维摩诘之间的一场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佛陀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维摩诘则保持沉默。这种沉默并非是简单的沉默,而是在思考中逐渐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是深远的
【译文】 你我都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咬紧牙关,以礼相待。 【注释】 1. 偈:梵语的音译,是佛教中的一种诗歌形式。 2. 颂:古代汉语中的诗篇,与偈同义。 3. 一百二十三首:指《大般涅槃经》中共有一百二十三首偈颂。 4. 其一百十九:指第一百二十三首偈颂。 5. 有你不有我:指你拥有我,我却未必能拥有你。 6. 有我不有你:指你拥有我,我却未必能拥有你。 7. 咬定牙关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百二十三 达磨达磨,不识这个。 直指单传,胡挥乱做。 译文: 达磨达磨,不认识这个。 直接指向传承,胡乱挥舞
诗作原文 急水波心下直钩,鱼龙虾蟹一时收。 祖师活计无多子,恼乱春风卒未休。 翻译 1. 急流的波心放下了直钩,鱼、龙虾和螃蟹都瞬间被捕捉。 2. 师父的生活生计不多孩子,让春风烦恼不已,始终无法平息。 注释 - 急流的波心:指湍急的水流,波心是水流中央最深处的地方。 - 直钩:古代渔具的一种,用木头或金属制作,形状像一把直刀插入水中。 - 鱼、龙虾和螃蟹:三种不同种类的水产品
【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百十八:开炉开炉,柴炭全无。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译文:打开锅子,却发现没有柴炭。星星的火种,照亮了十间房屋。 赏析:本诗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诗人想要点燃柴炭,却发现已经没有了。这种情境下,只有通过“星星的火种”,才能照亮十间房屋,寓意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