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
这首诗的原文是: 小阁西山落日 天地垂垂暮,残阳似有情。 未催全岭暗,犹放半山明。 远树微茫见,孤烟惨澹生。 流年从此老,对酒急须倾。 译文: 夕阳西下,小阁楼上,西山的落日映红了大地。太阳即将落下,天边的红霞如同有情感的人一样。夕阳并未完全将山脉染黑,却依然让半山显得明亮。远处的树木隐约可见,孤独的烟缕在天空中飘荡,显得有些凄清。岁月就这样匆匆流逝,我们应当及时行乐,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瘦硬光和字,崔巍太华碑。" - 注释:这里的“光和”可能指的是唐代的一个特定时期,即唐高宗时期的年号。而“瘦硬”描述字体的笔画刚劲有力,“崔巍”则形容碑文的雄伟壮观,“太华”指华山,华山以其险峻著称。这两句诗通过使用“光和”这个具体的历史背景,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 - 译文:字体瘦长而坚硬,如同华山的巍峨碑文。 2. "镌模森骨立,点画宛鳞差。" -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中的思想情感和领悟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本题的关键词是“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文章谁黑白,首尾自参商。琬琰那沦翠,尘沙渐变黄。人生异坚石,抚汝重苍茫。”,注释要准确,赏析要到位。 “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一句的意思是:经历了多少代战火,却依然被积雪覆盖,没有一点痕迹;“文”指文章
注释: 零口:地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渭南:即渭南县,古县名,今属陕西省渭南市。作:写,指诗。 译文: 月色漆黑,路也昏暗,瘦弱的马儿沿着险峻的道路行进。 村寨遥远,只能隐约看到一点火光,听到一阵急促的更鼓声。 异乡落寞之感,喧啾的小市声中透露出。 故乡的流水依旧,想象中的冰清玉洁。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长安时,曾在零口(今陕西大荔)和渭南一带居住过。此诗就是他在这两处所写。
注释: 千载兰亭后,风流宛目前。 千载之后的兰亭,仍然充满风流。 竹昏烟冉冉,花泣露涟涟。 竹叶在烟雾中摇曳,花朵在微风中低垂。 笔落诗推将,杯行酒有仙。 笔一落,诗歌就产生了,酒杯一碰,酒仙就来了。 水边佳丽少,春草谩芊绵。 水边的美景不多,春天的草地又长又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上巳会兴庆池的一首和诗。诗中描绘了兰亭的景色和氛围,以及诗人对兰亭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抓住关键语句,结合全诗的意象和意境来具体分析。 过洺州:路过洺洲。 朔野风烟古,临洺气象存。 朔野风烟古,临洺气象存。 朔野:北方的旷野。风烟:指风吹起的尘土。这里形容风尘漫天的景象。 古,指历史久远,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之意。此两句写诗人在北国辽阔的原野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和语言的把握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选出答案。此题中,“华岳金天庙”,即华山庙,华山又名西岳,故称华山庙;“石阙题”,即石刻题名,指唐玄宗为纪念大诗人杜甫而立碑刻文。 【答案】 华岳金天庙,唐贤石阙题。 姓名留篆刻,冠剑落耕犁。 字体诸家杂,函封数驿赍。 丞相讨淮西
朔吹朝还暮,繁云凝复开。 不能成雪意,只解作寒媒。 薄宦家千里,长吟酒一杯。 西邻郑夫子,乘兴几时来。 赏析: 此诗为宋代强至所作《偶书呈公胜》。全诗共八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与生活状态。首句“朔吹朝还暮”,以朔风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清晨到傍晚的寒冷气氛,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次句“繁云凝复开”,则描绘了天空中乌云密布后逐渐散去的景象
【注释】 1. 走笔:指写诗。送杨正臣先辈还吴:送朋友回家乡吴地。先辈,对年长者的尊称。 2. 客衣:客人的衣物。沾魏土:衣服上沾满了魏地(今河南洛阳)的尘土。 3. 归马:归家的马匹。望吴云:望着吴地的云彩。 4. 一纪:一年。困游宦:在仕途上遭遇困难。 5. 异乡:外地。愁送君:为朋友饯行而忧愁。 6. 骅骝:骏马。行得路:能够顺利地行走。 7. 鸿雁:大雁。去成群:成群结队地飞去。 8.
【注释】:儒林文雅作,萧散欲挥金。儒林,指儒者之林,指文人学士聚集的地方。萧散,指潇洒自如,闲逸超然。欲挥金,意欲挥洒自如,挥金如土。 老去安时态,秋来慰夙心。老去,指人到老年。安时态,即安于现状。秋来,指秋天到来。慰夙心,指安慰内心。 谁陪黄菊酒,自喜白头吟。谁陪,指没有人陪伴。黄菊酒,指黄色的菊花酿成的美酒。自喜,指自己感到高兴。白头吟,指《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