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注释】 三月晦日:三月的最后一天,即三十日。晦,阴历月末的一天。 先寄奉愚谷:先给愚谷先生寄去问候。愚谷,作者的朋友,名不详。 甲申:农历甲子年。 飞絮飞花:飘飞着如絮如花一般。 来至犹及艳阳辰:来到这里还来得及享受温暖的阳光。 双流一气奔江夏:两股水势奔流不息地汇入江夏。 片雨孤帆送暮春:一场细雨中,一只孤帆送走了暮春时节。 预须:必须。 此句意为“今天必须要谋划晚上的饮酒”。
注释: 咏梅(甲申) 未受东皇雨露恩,早将春色到荒园。 半山云净鹤归树,连日雪消人闭门。 清极浑忘寒有梦,坐中真觉淡无言。 始知桃李羞颜色,仗尔消除白玉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梅花盛开时所写,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以梅花为题,通过梅花的形象和特性,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未受东皇雨露恩”
一片青天不动埃,苍茫惟见楚王台。 我携短笛独怀古,坐对寒山谁举杯。 千里外人无意遇,十年前事上心来。 正愁发兴清无偶,且共穿云探野梅。 注释: 1. 一片青天不动埃:形容天空清澈,没有灰尘。 2. 苍茫惟见楚王台:在苍茫的景色中,只有那楚王台显得格外清晰。 3. 我携短笛独怀古:我手里拿着短笛,独自怀念过去。 4. 坐对寒山谁举杯:面对寒冷的山峰,不知是谁在那里举杯畅饮。 5. 千里外人无意遇
风雨江乡滞早春,相传噩耗伤神。 百年涕泪酬知己,南国莺花失此人。 离别可哀成短梦,生死无累只孤身。 旧诗此日重披讽,忍使长埋壁下尘。 注释:在风雨交加的江乡度过了春天,突然传来了坏消息,令人非常伤心。因为自己的去世会使得知己感到悲伤,所以百年来一直以泪水回报知己。南国莺花(即江南景色)失去了这个人。离别让人感到可怜,成为短暂的梦。生死无关,只有独自一个人。今天重新翻阅旧诗
【注释】贾东愚:人名,此处代指友人。万柳堂:地名,此处应代指贾东愚的住所。甲申:年号,此诗作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主客官:主人和客人。门生:学生,这里指贾东愚的学生。扶杖:手杖。登台:登高。云归草阁:云雾在草亭上缭绕。遥山失:遥远的山峰显得模糊不清。风卷芦林:风吹动芦苇丛,发出沙沙的声音。三春:春季的三个月,这里指春天。妙墨:优美的书法或文章。拈花一笑:形容心情愉悦。中峰:中峰寺
复园欲游岳麓,屡为雨阻诗以调之(甲申) 灵麓峰前我旧游,题诗到处姓名留。 分明绿树烟中寺,却隔青莎水上洲。 积雨累君三月住,名山消得几生修。 望衡尽有云开日,须待昌黎好句酬。 注释: 1. 灵麓峰前:指岳麓山的灵麓峰一带。 2. 我旧游:我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3. 题诗:在风景名胜古迹上题写诗文留念。 4. 姓名留:在景点留下自己的名字。 5. 分明:清楚、明白。 6. 绿树:绿色树木
【解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登宝塔洲,看到荒洲、水波和晚照,有感而作。“十里荒洲冷似冰”写出了荒洲的荒凉;“残日入云红有棱”写出了晚霞的绚丽多彩,但同时暗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因为这里曾是诗人流连忘返之地。 【答案】 译文:荒洲长十里,冷得像冰一样,去年我在这里系小船。远看水烟像浮在水面上的白色镜子,夕阳斜照,把天空染红。一群大雁在芦苇丛中投下影子,鱼在寒罾上扑腾跳跃。船夫们闲散地坐着聊天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万柳深深古佛堂:万柳指的是众多柳树聚集的地方,深深的表示柳树很多且密集。古佛堂则可能是指古老的寺庙或佛教建筑。 - 此间风物似江乡:这里的风物,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与江南地区的风情相仿。 第二句 - 阁边短塔摇秋水:阁边指建筑旁边,短塔可能是一座较小的佛塔。摇秋水形容塔影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在摇晃着秋天的湖水。 - 林表孤鸿送夕阳:林表指树林的边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三载不登黄鹤楼,到来洗尽古今愁。 - 三年未去登黄鹤楼,但一来便洗净了所有的忧愁与烦恼。 - 注释:黄鹤楼是武汉的著名地标,象征着高远和自由,这里用来比喻自己三年来压抑的情感在重游时被冲洗干净。 2. 江声乱卷千帆雨,雁影孤飞一笛秋。 - 江上的波浪如同卷起千帆般汹涌,而天空中只有雁群在孤独地飞行,伴随着秋天的萧瑟。 - 注释:描绘出一幅江水浩渺、船只众多的景象
【注释】九:指重阳节。西城:长安城的西部。寄:指远客他乡。重九:指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人有饮菊花酒、赏菊风俗。茱萸帽:一种戴在头上防暑的帽子。孟嘉,晋人,曾在重阳日饮酒赋诗,被风吹帽落,大笑而止。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登高的情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写自己登高时的感受。首句说:这风光不是家乡的,登高独处我想起了天涯。“如此”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颔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