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
早秋书怀 木叶惊秋落上林,玉堂青锁气萧森。 凌云愧乏相如赋,忧国空怀贾谊心。 万里家书凭海雁,十年豪兴托瑶琴。 学成长剑全无用,独立斜阳正苦吟。 注释: 1. 木叶惊秋落上林,玉堂青锁气萧森:秋天的树叶被风声惊扰,纷纷落下,落在了上林宫里,显得寂静而肃穆。玉堂(皇宫)的青锁(门)紧闭,气氛显得压抑而冷清。 2. 凌云愧乏相如赋,忧国空怀贾谊心:我仰望天空,却觉得自己缺少司马相如那样的文才
空庭待月月来迟,把酒青天试问之。 丹桂不愁持斧客,素娥应怯促妆诗。 九旬秋色平分处,一夜清光未满时。 城里花阴城外树,南飞乌鹊欲参差。 注释:庭院中等待着月亮升起,但月亮迟迟不来,只好举起酒杯对着皎洁的夜空问道。桂花不怕被人砍伐,嫦娥也许害怕被装饰成诗歌中的嫦娥。秋天的天空是湛蓝色的,天空和大地的颜色一样,秋天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和大地。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在秋天里显得格外美丽。天上的乌鸦向南飞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诗词语言的鉴赏。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凭吊昭王祠下的乐毅石碑,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诗中“河岳千年帝宅开”“昔人功业几摧隤”点出昭王祠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沧桑。“风生易水荆卿去,台筑黄金乐毅来”以荆轲、乐毅为比,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反思及对先烈的敬仰之情。“鸦带夕阳多闪烁,树酣秋色正崔嵬”,描绘了昭王祠周围的自然景观,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把握。 城西怀古 平川一望际遥空,虎偾龙伤正此中。南去竟颁兴国号,北来犹论夹河功。书分带砺人何在?魂吼波涛气尚雄。千古海田非一日,路傍闲对白头翁。 译文:平地万里,视野开阔,但眼前却看不到任何生机。往南走的人已经封为兴国公,向北来的人说还有夹河之战的功劳。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士们,如今都不知下落在哪里了,只有他们英勇杀敌
诗句释义: 1. “名山万仞白云封”:形容名山高峻,云雾缭绕。 2. “千古人来忆卧龙”:诸葛亮被后人尊称为“卧龙”,这里借指诸葛亮。 3. “郭震志豪频倚剑”:郭震(一作郭璞)字林宗,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和文学家,以文才武勇著称。 4. “李躬望重几临雍”:李躬,唐朝官员,曾任尚书右仆射等职,与杜甫的诗风相近。 5. “弦歌未坏藏经壁”:描述寺庙中保存有完好的音乐和经书。 6.
诗的翻译 秋夜,海榴花外送高秋,卧看长空片月流。 野客梦回绫被早,清歌声助画堂幽。 旧书消日裁千卷,壮志驱人尚九州。 独倚西风搔短鬓,洞箫何处起闲愁。 注释: 1. 海榴花外送高秋:海榴花(即石榴花),在秋天盛开。 2. 卧看长空片月流:躺在床上看着天空中的月亮缓缓移动。 3. 野客梦回绫被早:一个野客人(可能是指游子)在早晨梦中回到了他柔软的床铺上,被是绫制。 4. 清歌声助画堂幽
【注释】 东阁:指唐时翰林院。奉试:应考。上林:指长安城西的上林苑,汉时皇家苑囿,有万株郁金木。遥想:想象。风:指春天的风。路马嘶:指马嘶声。芳草:指长满绿草的地方。杏华深:指杏花盛开。微雨:细雨。积雪:初雪。岑:山。蓬莱宫阙:指蓬莱山上的宫殿和楼阁。玉河:指银河,又称天河。水龙吟:即“水龙吟”,一种乐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进士考试时的应试之作。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三句抒情
柳塘 一水溶溶隔柳南,浪花如舞落深潭。 飞来黄鸟添春色,影出青山识旧岚。 万事忽同萍梗聚,几人能与世情谙。 凭君一会沧波意,坎止流行肯漫谈。 注释: ①溶溶:形容水清澈流动的样子。 ②涛声:指水声,也比喻声音或议论的声音。 ③黄鸟:这里泛指各种鸟儿。④沧波:沧浪之水,指大海的水面。⑤坎止流行:坎(音kǎn)是停止的意思,止,是停止、停滞;流,是流水。⑥谙:熟悉、了解。⑦凭:倚靠
肥累城 肥子西行竟未还,遗踪空寄旧山川。 都俞气散应难复,秦晋功成亦忽然。 古树啼鹃经几度,城门来鹤又千年。 直今平地皆禾黍,野老宁知海变田。 注释: 肥子:指唐朝名将李靖,他被封为卫国公,封地在肥水之畔的临清县,故称“肥子”。 西行竟未还:表示李靖最终没有回到故乡。 遗踪:遗留下来的痕迹。 都俞气散:都俞,即都俞县,是唐朝的一处地名。气散,表示都俞之气已经消散。 秦晋:指秦国和晋国两个国家
注释: 滹沱:地名,在今河北省。 往日驱车出雁门:过去我常常驱车从雁门出发,前往河北的滹沱。 几从渔牧到河源:有时我在河北边陲一带捕鱼放牧,直到黄河源头。 三泉戛石湍犹小:三条泉水冲击石壁,水声仍然很小。 万壑潨流水正浑:万条山沟里的水流得正浑。 势落平原通海啸:地势低平,可以听到海风呼啸的声音。 气蒸恒岳见云屯:热气蒸腾,使恒山的云雾聚集起来。 无端忽作崩城怒:没有什么原因,突然发生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