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晏
在古代文学中,咏物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深受人们喜爱。其中,《齐潘妃》这首诗,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著称,更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曾步金莲宠绝伦:这里用“金莲”比喻潘妃,形容她的美丽无比,受到极度宠爱。"绝伦"意味着无与伦比,突出了潘妃在众多美女中的独特地位。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
诗句释义及赏析 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 - 注释:把紫茄子和白苋菜当作珍贵的食物,但是坚守清高的品质反而更加贫困。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看法。他认为物质上追求的珍馐美食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而保持内心的清静与高洁才能避免贫困。 不饮吴兴郡中水,古今能有几多人? - 注释:不再饮用吴兴郡中的水,自古以来能有几人? - 赏析
诗句原文: 小舆升殿掌钧台, 不免无憀却忆回。 应恨被他何胤误, 悔先容易出山来。 注释: - 小舆: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子,常用于宫廷或官员出行。 - 升殿掌钧台:指的是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或官职,掌管重要事务。 - 不免无憀却忆回: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怀念的情绪,无法释怀过去的事情。 - 应恨被他何胤误:表示对他人(何胤)的某种行为的遗憾或怨恨。 - 悔先容易出山来:表达了后悔当初轻易离开官场
【注释】 僧辨:南朝梁武帝萧衍(即梁武帝)的堂弟,字元瑜。陈朝开国功臣、宰相。 石头城:今南京西南长江北岸的石头城遗址。 堪笑:可笑;可耻。 将:拿;把。 圣明:明智英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作者借陈王僧辨与前代名将王僧辩相比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 首句点出陈王僧辨,“彼此”二字既指陈王僧辨与前代名将王僧辩,又暗示了诗人自己与王僧辨的关系,即诗人自比僧辨
注释: 金翠丝黄略不舒,蚌盘清宴意何如。 这句诗描绘了蚌盘中的金翠和黄丝。金翠丝黄略不舒,形容蚌盘的颜色鲜艳,但却有些许不舒适。蚌盘清宴意何如,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的宴席。 岂知三阁繁华日,解为君王妙破除。 这句诗表示,在繁荣的日子,君王会用巧妙的办法来打破旧有的规矩。这里的“三阁”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建筑,而“繁华日”则指繁荣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蚌盘中的金翠和黄丝
注释:曾佐徐陵,是说曾经辅佐过徐陵;向北游,是指北上朝见皇帝;剖陈疑事,是指分析讨论疑难问题;动名流,是指引起名士的注意和议论;却归掌选清何甚,意思是说返回后执掌选拔人才之事,为何如此的清廉?一匹花綀不肯收,是指收取了一匹珍贵的花綀。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借古论今,表达了对清正廉洁、不贪名利的人的赞美。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分析诗句的内容。第一句“后见梁王未免哀”,意思是后来见到梁王不免有些悲伤。第二句“奈何无计拯倾颓”,意思是有什么办法能挽救这种危局呢?第三句“若教彼相颠扶得”的意思是如果让他们互相扶持着,能够把局势扭转过来就好了。第四句“争遣明公到此来”的意思是怎么派遣您来到这里的?最后一句是“齐王亮”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梁园诗》之一。“齐王”即唐玄宗李隆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大意;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诗意,并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和主题思想等内容。此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诗句运用的技巧,最后总结出诗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梁分宫女”,即指梁简文帝萧纲将宫女分赏给诸王。“涤荡齐宫法令新”一句,意思是
【解析】 此诗题下自注:“齐谢朏,字休微。尝为晋安王参军,武帝时为吴郡太守,有惠政,在位八年卒”。这首诗是作者追忆谢紷的政绩而作的。全诗前二句叙事,写他出仕做官;三、四句议论,赞其政绩卓绝;最后两句抒情,抒发对谢紷的怀念之情。 首句“显达何曾肯系心”,意谓谢紷当官的时候没有留恋过自己的职位。“显达”指显赫的官职。“系心”即挂念。这一句用反语,意思是说谢紷并没有像其他官吏那样贪恋权位
注释: 梁楚祠:指梁武帝萧衍和梁元帝萧绎曾在此祭祀,后人称其为梁楚祠。 曾与萧侯醉玉杯,此时神影尽倾颓。 曾:过去。玉杯:古代的一种酒杯。萧侯:指梁武帝萧衍,字世达,南朝梁开国皇帝。此处用“萧侯”称呼萧衍,表示敬仰。 此时神影尽倾颓。倾颓:倾倒。 莫云千古无灵圣,也向西川助敌来。 莫云:不要说。千古无灵圣:意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伟大。灵圣:神圣,伟大。 也向西川助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