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译文】 深夜独坐庭院,思绪万千,怀疑进入杳冥。 对饮菊酒,面对陶渊明的画像,眼含秋波如绿色长眉。 藜杖空迎阮咸之目,眼神如青翠之色。 十年来我行踪不定,三秋时满怀愁绪。 撩人之物来自何处,羌笛声中,哽咽之声随风断续传来。 【注释】 幽思:深沉的思考。 杳冥:指深不可测的境地。 兀然:形容孤独的样子。 陶颜绿:陶渊明的画。 藜火:用艾草制成的火把。 落落:失意的样子。 惺惺:失意的样子。 羌管
【注释】 怯眠:害怕睡去。欹枕:侧着枕头。沉冥:形容夜深。白:指眼睛发直,看东西模糊不清。毡青:指毡毯颜色浅蓝。自惊:自己感到惊恐。长夜苦:长夜难捱,痛苦极了。谁遣愁来似月惺:谁让忧愁像月亮一样明亮。惺:明亮的样子。邻舍不知长夜苦,频将歌管恼人听:邻舍不知道长夜的煎熬,还不断播放音乐,打扰人的清静。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晚年孤寂、凄凉的心情。全诗以“秋夜”为中心,通过写景抒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选项的内容,然后仔细对比选项与原诗的异同,确定是符合原文意思的正确表述,还是与原文不符的错误表述。此题要求赏析“秋夜不寐”。 【答案】 译文:独自在幽静的夜里,只有我的心意久久地宁静。近来被衾被的影子所嫌恶。撩人之物已经厌倦,挥舞着玄色的草席,安能入黑甜的梦乡。月光可爱,霜色也似月色,柝声无赖,叶声也兼有
注释: 1. 冯忝生侍御还朝有赠:这首诗是诗人在冯忝生离开朝廷后,写给他的一首赠别诗。冯忝生是诗人的朋友,他们曾经一起游历江湖,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现在冯忝生已经回到朝廷,诗人特地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2. 绣衣使者有殊庸:意思是说,作为皇帝的使者,冯忝生应该有着非凡的身份和地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3. 揽辔今看报九重:意思是说
【注释】 秋夜不寐:诗人在秋天夜里睡不着觉。 欲倚:想要依偎。 寒窗半榻:指冷清的窗户旁边,有一张床。 深宵:深夜或长夜。 客绪:旅居异乡的心情。 铜炉火烬茶烟冷:指铜炉中的火已经熄灭了,而茶烟也冷却了。 纸帐:纸做的卧具。 香销烛影流:指蜡烛的影子在纸帐中流动。 月落不堪把盏问:月亮落下了,我无法举杯向月亮提问。 河横未许泛槎游:河流横跨天际,我无法乘船漫游。 长安梦:指在长安的梦境。 黄粱
这首诗的作者为李商隐,是一首咏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解读并附上翻译和赏析: 秋夜不寐 - 秋天晚上睡不着,无法入睡。 劳攘凭将一枕休 - 忙碌地躺在床上休息。 却惊长夜转多忧 - 却担心漫长的夜晚会带来更多忧虑。 微霜鬓里秋先到 - 微霜已经落在鬓角,秋天比预想的来得更早。 大火心头晓尚流 - 清晨的太阳还未升起,心里仍然有些担忧。 有我楚臣非独醒 - 我是楚国的臣子
秋夜不寐 秋夜难寐,忧愁地看着秋夜的黑暗,几次想要起床却又空荡荡的庭院。 短檠特与心相照,孤榻堪令眼独青。 天有奇方常梦梦,我饶慵病却惺惺。 无劳蛩语窗前聒,残漏清凄已足听。 诗句释义: 1. 秋夜难寐,忧愁地看着秋夜的黑暗,几次想要起床却又空荡荡的庭院。 注释:这里的“秋夜”指的是秋天的夜晚,而“不寐”则表达了作者因为心事重重难以入睡的情况。“愁看秋夜冥”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因思虑过多而感到困扰
【注释】 清闲深荷主恩遗,况是东篱菊绽时。 最喜陶君能任侠,翻疑楚客独多悲。 一邱久擅情堪放,十亩粗安命未畸。 因忆承明趋侍者,绯衣博得鬓丝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当时诗人在江西南昌任儒学提举。他与友人同游百花洲,登高赏菊,并写下了这首七绝。诗中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感慨。 首句“清闲深荷主恩遗”
【赏析】 《秋夜不寐》,宋·苏轼作。此诗是一首描写秋夜的抒情之作,抒发了作者秋夜难眠、思绪纷飞的情怀。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首句点出“愁心”,次句借酒浇愁,三句写景,四句抒发情感,结构紧凑,语言平实自然。 首句“秋暮”交代了时间;“愁心入夜偏”则表明了心境,表达了诗人秋深之夜难以入眠的原因。 次句“呼樽觅醉浪逃禅”,写饮酒以解忧思。诗人用“呼樽”“觅醉”形容自己喝酒解闷的心情
秋兴四首用田御宿大参韵 伏枕频听秋漏残,转思长夜正漫漫。 风雷未合飞龙剑,烟雨何妨滞鹖冠。 纵酒剧怜三径寂,探诗清爱五峰寒。 即今高卧仍多感,一似崎岖世路难。 注释: 1. 伏枕:指躺着。 2. 秋漏残:指秋天的漏壶已滴水尽,时间已晚。 3. 漫漫:漫长、无边无际的样子。 4. 风雷:指风雨雷电。 5. 合:适合。 6. 阻:阻碍。 7. 剧:极、十分。 8. 五峰:指南岳衡山的五座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