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深荷主恩遗,况是东篱菊绽时。
最喜陶君能任侠,翻疑楚客独多悲。
一邱久擅情堪放,十亩粗安命未畸。
因忆承明趋侍者,绯衣博得鬓丝丝。
【注释】
清闲深荷主恩遗,况是东篱菊绽时。
最喜陶君能任侠,翻疑楚客独多悲。
一邱久擅情堪放,十亩粗安命未畸。
因忆承明趋侍者,绯衣博得鬓丝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至正五年(1345),当时诗人在江西南昌任儒学提举。他与友人同游百花洲,登高赏菊,并写下了这首七绝。诗中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感慨。
首句“清闲深荷主恩遗”,意思是说诗人被朝廷委以重任,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这里用了一个“荷”字,表示感激之情。次句“况是东篱菊绽时”,则是说在秋天的时候,菊花盛开,正是欣赏它们的最佳时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最喜陶君能任侠”,意思是说陶渊明(陶潜)是一位有担当、有勇气的人,而诗人也希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有担当、有勇气的人。这里用了一个“喜”字,表示对朋友的欣赏和钦佩。第四句“翻疑楚客独多悲”,则是一种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五、六两句“一邱久擅情堪放,十亩粗安命未畸”,是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之词。诗人认为菊花的品质高雅,可以让人放下所有的烦恼和忧愁,所以愿意与它为伴。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的生命就像一片土地一样平凡,虽然不能像大地上的其他万物那样繁荣昌盛,但也能安然度过一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一句“因忆承明趋侍者,绯衣博得鬓丝丝”,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在这里,诗人回忆起自己在京城担任官职的日子,那时穿着红色的官袍,头发上系着红色的带子,显得非常威风凛凛。然而,这种繁华的生活并没有给诗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反而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诗人感叹自己曾经追求过功名利禄,但最终却落得个一无所有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朋友的忠诚和关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感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元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于生活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