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分别时所作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不舍之情。 一、二句“一柱天南正倚君,俄惊地下促修文。”意思是说,你如同一根柱子般高耸入云,正当我仰望之时,你却突然陨落于地,让我深感震惊。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天南的柱子倒下,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三、四句“无人不欲歌黄鸟,有母那堪舍白云。”意思是说,没有人不想唱起《黄鸟》这首歌来表达心中的哀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菊花是秋天的使者,也是诗人喜爱的对象,因此诗人以“风雅堂菊为从人髡去田御宿大参以诗见慰次答”起兴,抒发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全诗写菊而兼及赏菊之人、赏菊之趣,层层递进,意境深远。首联写菊花之美,颔联写菊花之静,颈联写菊花之香,尾联写菊花之贵。此诗虽为咏菊之作,却处处不离菊,可谓别具一格。 “欣分玉蕊带霜来”,开篇点明题意,即菊花在秋风中送来了它那洁白如玉
【题冯当之茂才春雪斋次御宿韵】春满高齐雪未阑,萧然一榻此中安。 吴钩拂拭分朝霁,邺架抽翻映夜寒。 人是瑶林呈积素,诗成玉涧涌飞湍。 漫因郢曲怜孤调,并奏于今有二难。 注释: - 春满高齐雪未阑:春天已经充满了整个高齐地区,但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 萧然一榻此中安:形容房间内空无一人,只有一张床在安静地休息。 - 吴钩拂拭分朝霁:比喻诗人用笔触轻轻擦拭着,将清晨的雨云划分开,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闰中秋夜田御宿大参携樽饮余映碧园瑶台此夕望弥新,漫欲高飞问玉轮。 天与山园留飒爽,月随好客振精神。 衣沾桂气香逾远,盏落蟾光影更真。 忽忆前朝登眺处,边云满目正愁人。 注释: 闰中秋夜 —— 农历的九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但因为闰年的二月有额外的一天,所以这个日期也被称为“闰中秋”。 御宿大参 —— 御宿是地名,大参是官职名,这里指的是一位地位较高的官员。 携樽饮余 —— 携带着酒杯来饮酒
永明寺同诸友夜酌不坏广莫二上人啜茗在坐 注释:永明寺,即今天的南京栖霞寺。广莫,指佛教中的“清凉世界”。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和朋友们在永明寺的聚会,大家畅饮美酒、品茗清茶。 闲心元与白云亲,此际尤疑失幻身。 注释:我原本就和白云亲近,这个时候更怀疑自己已经失去了肉身。 赏析:诗人用白云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远离,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 月满琳宫晴若洗,风清玉宇净无尘。
闰中秋夜,田御宿大参携樽饮余映碧园。 注释:在闰年中秋节的夜晚,田御宿大参拿着酒杯来到我的映碧园饮酒。 又见长空好月来,明河如洗净无埃。 注释:又看到长空中的好月亮,明亮的银河如同洗净了灰尘。 天开霁景重飞镜,人聚芳筵再举杯。 注释:天空晴朗,景色如画,如同重新升起的镜子;人们聚集在一起,在芬芳的宴会上再次举杯畅饮。 铁骑销氛清朔漠,银蟾泻影静楼台。 注释:铁骑兵团清除了北方的尘埃
绮席重临玉鉴开,良宵宁厌此徘徊。 桂子飘香,月色如洗,夜半时分,诗人独自在室内品茗吟诗,欣赏着皎洁的月光,心情悠然自得。 桂枝不共黄杨缩,菊令仍分皓魄来。 桂花虽与黄杨树相比差远,但它的香气足以与月光相媲美;菊花虽不及明月般璀璨,但它的清香仍然可以让人陶醉。 赋月客应重授简,问天我合更停杯。 诗人在赋诗时,仿佛听到了天上的月神正在向他传递着灵感,于是他更加投入地吟咏着诗句。同时
【注释】 别山:指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看山殊慰十年盟:意思是看着山峦,心里觉得十分安慰,因为这里曾经有十年的盟约。 隐计犹怜尚未成:意思是隐居的计划还是不能实现。 到日云霞如有意:意思是到了那天,云彩和霞光似乎都有了情意。 归时猿鹤岂无情:意思是回家的时候,猿猴和飞鹤也会是无情的。 丹崖翠壁皆留咏,瑶草琪花半识名:意思是山上的红色岩石、青色的山崖、绿色的山壁都是值得吟咏的;山中生长的灵芝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独特,它通过描绘塔院寺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名蓝薄暮挹新晴,云构天开象外清。”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薄暮时分,我站在塔院寺的山门前,看着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是在建筑一座天宫,而远处的景色则像是一幅画卷。这里的“名蓝”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某个特定的名称,“挹”是挹取、舀取的意思
【注释】 永明寺:位于今江苏南京。同诸友夜酌: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赏月。不坏广莫二上人:指僧徒。啜茗在坐:喝茶聊天。啜:喝。茗:茶。广莫:即广漠,天空。不坏:不受损害。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此日真堪号最闲,欣随暝色扣禅关。祗园宫阙凌霄构,鹫岭烟峦入夜攀。僧为谈深偕看月,客因游倦拒登山。坐来我倍饶清兴,一路新诗取次删。 【赏析】 这首诗写与友人在永明寺共饮,欣赏月色,吟咏新诗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