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蓝薄暮挹新晴,云搆天开象外清。
月色半空浮塔影,松涛满谷带钟声。
千年功德扬先后,万圣庄严佑我明。
瞻礼不禁心地肃,欲从檀越悟三生。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独特,它通过描绘塔院寺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名蓝薄暮挹新晴,云构天开象外清。”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薄暮时分,我站在塔院寺的山门前,看着天空中的云彩仿佛是在建筑一座天宫,而远处的景色则像是一幅画卷。这里的“名蓝”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某个特定的名称,“挹”是挹取、舀取的意思,这里形容的是夕阳的余晖洒在山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月色半空浮塔影,松涛满谷带钟声。”

这句诗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月亮半挂在天空中,塔的影子映衬在湖面上,而周围则是一片松树林,风吹过树梢,发出阵阵松涛声。这里的“浮塔影”可能是形容塔的影子在水面上的倒影,而“带钟声”则形容的是远处寺庙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中。

“千年功德扬先后,万圣庄严佑我明。”

这句诗赞美了塔院寺的历史和文化。千年来,塔院寺积累了大量的功德和文化遗产,这些功德被历代的人们所传承和弘扬。这里的“扬先后”可能是指传承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和智慧,而“万圣庄严”则形容的是塔院寺的神圣庄严,给人以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瞻礼不禁心地肃,欲从檀越悟三生。”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在瞻礼塔院寺的过程中,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敬畏和肃穆。他希望通过参拜寺庙,从佛法中得到智慧和启示,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里的“檀越”指的是施主或信徒,“悟三生”则形容的是对于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塔院寺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表达作者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