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雄五顶撼清虚,策杖登临眼界殊。
五夜每惊凌斗柄,万年常见拱宸居。
俯环雁塞烽皆息,平倚恒峰岳可如。
指点沧溟真一勺,图南漫效化鲲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汝言的《北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独雄五顶撼清虚,策杖登临眼界殊。
五夜每惊凌斗柄,万年常见拱宸居。
俯环雁塞烽皆息,平倚恒峰岳可如。
指点沧溟真一勺,图南漫效化鲲鱼。
注释:
- 独雄五顶撼清虚:意思是独自屹立着的五个山峰震撼了清澈的天空。
- 策杖登临眼界殊:拿着拐杖攀登高处,视野开阔,与众不同。
- 五夜每惊凌斗柄:在五个夜晚中,每次抬头都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方。
- 万年常见拱宸居:象征着皇帝居住的地方,暗示着国家的统治地位。
- 俯环雁塞烽皆息:从高处俯瞰时,周围的烽火全部熄灭了。
- 平倚恒峰岳可如:平视恒山(泰山),其雄伟之姿犹如一座高山。
- 指点沧溟真一勺:用手指点着大海,仿佛是从大海里舀出的一勺清水一样。
- 图南漫效化鲲鱼:比喻自己也想像鲲鹏那样自由地遨游在天空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北台上眺望远方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诗中的“独雄五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五个山峰的巍峨壮观,而“策杖登临眼界殊”则表现了作者登高望远的豪迈情怀。诗中的“五夜每惊凌斗柄”,以北斗七星为引,寓意国家稳定繁荣,国泰民安;而“万年常见拱宸居”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治地位的认同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沉的政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