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诗句释义: 1. 试问阶前菊:询问那些在台阶前的菊花。 2. 湘潭秋已残:指秋季的景色已经变得凄凉。 3. 灵均去不返:屈原的名字,这里代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伤。 4. 骚客竟谁餐:意指诗人自己作为骚客(诗人),现在无人可以分享他的感受与经历。 5. 花老青山暮:描述了山中的菊花因为季节更迭而逐渐凋零的景象。 6. 丛疏白露漙:形容花朵稀疏,露水凝聚在花瓣上。 7. 传芭还代舞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积雪照虚堂,尘消几席光。 - 关键词解释: - "积雪":字面意思是地面或房顶积满了雪。 - "照虚堂":可能是指室内因为积雪而显得明亮。 - "尘消":指清除了灰尘。 - "几席光":形容房间或家具因积雪而显得更加洁净明亮。 - 翻译: 大雪覆盖了房屋,使得室内看起来更加明亮。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冬日雪景中,由于积雪反射光线,使得屋内空间变得更加明亮的情景
注释: 试问阶前菊:试问一下阶前的菊花。 花开何太迟:为什么花开得这么晚呢? 秋容非老圃:秋天的景色并不是园圃中的。 晚兴似东篱:傍晚的兴致就像东边的篱笆。 已是重阳后:已经是重阳节过后了。 那堪夕露滋:哪里能够忍受早晨的露水滋润呢?(指菊花) 鹅翎与鹤顶,莫遣一时披:不要让那像鹅毛和鹤顶一样的菊花独自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描写了菊花在秋风中盛开的景象。诗人以“试问”为开头
注释: 雨雪中独坐怀杨学士士奇二首 其二:在雨雪交加的天气中独自坐着想念着杨学士,这是第二首。 雨止雪复作:雨停之后,雪又开始下了。 珊珊听瓦鸣:听着雨打在屋檐上的声音。 炉存毡罽暖:取暖用的羊毛毯子还在。 冰薄砚池清:砚台里的墨汁还很浓稠。 喜得青春至:高兴春天来了。 惊添白发生:突然感到自己的头发变白了。 共传杨子宅:传说杨学士的家是杨雄的故居。 山药胜黄精:山药比黄精更好吃。 赏析
注释:试问阶前菊花,它为何能独自傲视严霜? 它并不随春花争艳斗丽,却直到傍晚才盛开香气。 采菊花时衣襟沾湿了,盈盈洁白的花瓣晶莹闪光。 病中常常饮酒消愁,如今对菊花更添感慨难忘。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游长安百福寺》中的第二首诗。此诗描写了秋菊不畏严寒、迎霜开放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菊不惧严寒、傲霜凌寒、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的赞美之情,并借以喻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1. 积雪覆墙阴: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墙壁,使得原本的阴冷氛围更为深重。这里的“阴”字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寒冷,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增添了一种时间的沉重感。 2. 天寒气转深:随着天气的转冷,空气中的寒意变得更加浓厚,仿佛能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这里的“转深”表达了天气由暖变冷的过程,以及这种变化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 3. 室虚瓶贮粟:家中空无一人
【注释】: 托根:托附于草木。广砌:宽大的台阶或石阶。毓秀:孕育才能。离披:零散、稀疏,比喻衰败。 赏析: 菊花在百花落尽之后,独自开放,它不嫌自己开得晚,而是因为有了开花的条件才敢开的。它生长在高大宽敞的花台旁,因为花台宽敞,所以它比那些篱笆旁的菊花长得更高更茂密。菊花害怕严霜,担心被霜冻死,所以需要细雨来滋养。寒冬腊月的时候,不需要剪除枯黄的枝叶,因为这样会损伤它的生机。菊花不畏严寒
积雪映窗明,浮云阴复晴。 砚冰轻欲解,庭树冻含声。 得食乌频下,需刍马屡鸣。 孙康书久废,头白愧无成。 注释: 1. 积雪映窗明,浮云阴复晴。:形容窗外的积雪明亮如镜,而天空中飘浮的云彩时而阴沉时而晴朗。 2. 砚冰轻欲解,庭树冻含声。:描绘了砚台的冰层薄如蝉翼,似乎随时都会融化,而庭院中的树木因为寒冷而发出声响。 3. 得食乌频下,需刍马屡鸣。
【注释】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草木:指湖边的树木和花草。 逐客:被朝廷流放的人。 伤秋:伤怀秋意。 向夕餐:傍晚时分进食。 凄凄霜未降:凄凄的寒霜还没有降落。 厌厌露先漙:厌厌的露水已经凝结。 泽畔行吟处:在湖边行走吟咏之处。 衣袂:衣服袖子。 【赏析】 首句“洞庭风力劲”点出诗人所在地点,为全诗定基调。次句“草木半摧残”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诗人心情。三、四句“逐客伤秋尽
释义:太阳的精华照耀着这些秀气,它们自然地傲视风霜。晚年时甘于像树木一样固守,春天时不与百花争春色。常常烦请诗人为它们咏诗,得以让逸人相赏。我年老体弱,还处在朝廷中,栽培这些菊花难道可以忘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菊花的七言绝句。此诗前四句赞美了菊花的清高、坚强和高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