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绍升
【注释】 哺:用食物喂养。 惟母知:只有母亲最了解孩子。 宁:岂,难道。 索:求。 起作糜:起来熬粥做给儿子吃。 嬉:玩耍。 勿嬉:不要嬉戏。 涕:眼泪。 阿母慈:母亲十分疼爱我。 尔生如我:你出生像我。 当知之: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母爱之深的诗。诗人在《古风》中曾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吾,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谒二姜先生祠》的原文。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飘零雁羽共残生,谏草空传千载名。 这句诗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飞翔,它们的羽毛已经飘散了,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脆弱。然而,尽管它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但它们的智慧和经验仍然可以传承给后人。这里的“谏草”,可能是指古代官员向皇帝提出的建议书
这首诗以石枭矶孙夫人庙为主题,通过描绘庙宇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玉佩云旗下碧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云彩缭绕的天空下,有一块石头(即矶子)上的庙宇。这里的“玉佩”指的是庙宇中的神像,而“云旗”则是指庙宇的旗帜,它们都被风吹拂在碧蓝的天空中,显得庄严而神圣。 我们看到第二句:“寒矶日落冷青枫”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临海县令时,与友人告别之际。全诗以离别之情贯穿,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首联“我怀江海意,未免念离群。”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有归隐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忍离开朝廷中的同僚。颔联“落叶辞庭树,秋山带暮云。”写秋天景色,落叶纷纷而落,辞别庭院;暮色中的山色,显得更加苍凉,增添了几分离愁。颈联“春明同作客,樽酒更酬君
译文: 庭前留下的食物引来鸟雀,它们欢快地觅食。 回首望去发现有人,却转身飞入了遥远的云层。 若心机尽除,便能与万物为伍,共处一境。 到处春风里,无人不与我共享这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对鸟雀与人影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中“遗粟”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丰饶,而“鸟雀”则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了“机心如得尽
朝哺儿,夕哺儿,儿饥儿饱惟母知。母哺儿,宁言疲,儿索母,无是非。 儿夜半,方苦饥。啼索母,起作糜。糜不熟,儿还啼,解衣乳儿儿方嬉。 儿勿嬉,有客为尔长涕洟。人生谁无阿母慈,尔生如我当知之
玉佩云旗下碧穹,寒矶日落冷青枫。 贞心不梦荒山雨,浊浪常流古庙风。 降表忽闻传邺下,义师谁见定关中。 苍茫家国无穷泪,洒向空江怨吕蒙
飘零雁羽共残生,谏草空传千载名。 九死流离君父痛,一生患难弟兄情。 莱阳归去余荒戍,吴国淹留剩老兵。 虎阜山头荐蘋藻,风流应共首阳清
我怀江海意,未免念离群。 落叶辞庭树,秋山带暮云。 春明同作客,樽酒更酬君。 为有平生事,行藏了不分。
彭绍升是中国清代的诗人,字允初,号尺木,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他是一位家世清华、才华横溢的文化人物,其诗作深受后世赞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清代诗人: 1. 基本信息 - 家族背景:彭绍升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他的家族成员中曾出现过两位状元,分别是康熙二十五年的定求和乾隆二十一年的绍观。这样的家世背景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 生平经历:彭绍升生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自幼受到良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