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哺儿,夕哺儿,儿饥儿饱惟母知。母哺儿,宁言疲,儿索母,无是非。
儿夜半,方苦饥。啼索母,起作糜。糜不熟,儿还啼,解衣乳儿儿方嬉。
儿勿嬉,有客为尔长涕洟。人生谁无阿母慈,尔生如我当知之。
【注释】
哺:用食物喂养。
惟母知:只有母亲最了解孩子。
宁:岂,难道。
索:求。
起作糜:起来熬粥做给儿子吃。
嬉:玩耍。
勿嬉:不要嬉戏。
涕:眼泪。
阿母慈:母亲十分疼爱我。
尔生如我:你出生像我。
当知之: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母爱之深的诗。诗人在《古风》中曾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吾,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首《哺儿词》就是从这种“养子”和“报恩”的思想出发来写的。诗中的“母”指的就是母亲。这首诗通过一个小孩向母亲诉说自己饥饿时的情状,以及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而辛勤地劳碌,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充分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和深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无比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叙述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后两句表达了他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情感。
首句“朝哺儿,夕哺儿,儿饥儿饱惟母知”,描述了诗人每日早晨和晚上都给年幼的儿子喂奶,而儿子饿时则得到满足,饱时也能得到满足。这里诗人强调了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照顾,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次句“母哺儿,宁言疲,儿索母,无是非”。这一句中“母”是指母亲,“疲”是疲倦的意思,“索”是寻求的意思。诗人说母亲虽然疲惫但从未抱怨过什么,而每当儿子向母亲索求什么时,母亲总是耐心地去满足他。这里的“无是非”可以理解为母亲的付出都是出于爱心,而不是其他目的,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指责她。
第三句“儿夜半,方苦饥。啼索母,起作糜”。这句诗描述了夜晚时分,年幼的儿子因为饥饿而哭闹,而这时诗人的母亲则起来熬粥给儿子吃。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母亲为了孩子的健康而忙碌着,她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同时,这也反映了母亲的关爱和付出是无私和不求回报的。
最后一句“解衣乳儿儿方嬉。儿勿嬉,有客为尔长涕洟。”这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当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孩子开始玩耍起来。然而诗人提醒孩子不要嬉戏,因为他看到客人为他哭泣。诗人借此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深深敬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多么深沉和无私。
整首诗通过描述母亲的辛勤付出和关爱之情,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崇高。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