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本题时要仔细审题,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所给提示概括诗句大意,最后再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即可。 “落叶吟”是全诗的总括句,也是第一句。“落叶复落叶,阶前渐积多。”这是写诗人所见的落叶。“落叶复落叶”,说明时间已久;“阶前渐积多”,说明落叶之多。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落叶的景象,为后面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虽知无反期,未能忘旧柯
【解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的,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追求功名利禄、建功立业的愿望。全诗以比喻手法,把蛟比作蛇,把人比作豹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像斩蛇一样,为国除害、为民造福,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铁心,指铁石心肠,比喻意志坚定。行,这里指写一首诗寄给朋友。 我有胸中一块铁,赠君锻炼成宝刀。 我不杀小狐及鼷鼠,要斩南山白额长桥蛟。 我视蛟如蚓虎如猫,心不为功力不劳。
莱庵先生歌 先生雅志乐田野,结屋东皋事耕稼。不比当年捷径人,暂托终南待高价。 不忧丞相嗔,不遭官长骂。不骑马旁人门,不低头出胯下。 白梅翠竹绕屋栽,岁晚吟观乐清暇。粗衣粝食饱暖休,容膝茅茨只三架。 窗前书卷圣贤心,林下渔樵今古话。一出一处听自然,一死一生随造化。 从今寄语郭景纯,莫为颜含占易卦。 注释: - 莱庵先生:指隐逸的诗人或学者。 - 雅志:高尚的志向。 - 东皋:地名
【注释】 先生:指隐居者。遁:隐退。考槃(pán):《诗·小雅》篇名。古代隐士所居,亦称“幽谷”。荣:通“萦”,忧虑。班班:形容红叶茂盛的样子。书带:竹制的笔筒。孔颜:指孔子和颜回,古代的贤人。乐地:快乐之地。何羡:为什么不羡慕。轻裘:指穿着轻便的皮衣。粱肉:指精美的饭菜。 译文: 先生好遁迹深藏山谷,考槃自乐忘怀忧辱。 清晨看见黄鹤飞向天际,夕阳下见白云在屋檐下歇息。 霜后的柿子树叶子红了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赏析类题目,是古诗文阅读常考的题目,考核的是对诗文内容、手法和思想的辨析与评析。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本诗为五言绝句,其特点是每行五个字,共四句,押韵且节奏鲜明。 (1) “梅花”:第一联“风雪方严凝,乾坤发清气”写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迎着风雪开放,把春天的气息送到了人间。“乾坤”指天地之间;“发”,产生
诗句释义: 1. 分金图为廷悦赋 - 这可能是指一幅描绘古代分金图的画作,可能是为某位名叫廷悦的人而作。 2. 古人交有道,贵义不贵金 - 这句话强调了古代人交往的原则,即重视道德和友谊,而不看重金钱。 3. 悠悠千载馀,犹见管鲍心 - 这里提到“管鲍”,指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被后人所称道。诗人表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仍然能够看到这种高尚的友谊之心。 4.
这首诗描述了农民在秋天遭受干旱和蝗灾的双重打击,生活困苦,心情焦虑。 浮云终日行,雨点不曾绝。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总是在移动,但雨水却从未停止落下。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农民们对于雨水的依赖和期待,因为雨水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同时,这也表达了他们对于雨水的无奈和渴望。 自从秋分来,罕得见日月。 注释:从秋分以来,很少能看到太阳和月亮了。 赏析
种园有感 忆昔经营始,年华已觉衰。 众人皆笑晚,独我不嫌迟。 橘记移根处,梅思种核时。 竹松培得所,桃李值随宜。 夏恐蒿莱没,冬忧霜霰欺。 备乾深积水,防践密编篱。 不惮挥锄倦,宁知抱瓮疲。 愿为经久计,耻作苟安期。 已见花盈树,行看子满枝。 乃知功既至,自有效相随。 助也徒为害,忘之亦可悲。 注释: 忆昔经营始,年华已觉衰。 (我)回忆当初开始经营这片园地的时候,已经感到岁月的逝去。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作,以下是逐句解释: 1. 悠悠轩中人:描述诗人在宾月轩中,与友人相伴的场景。“悠悠”意味着时间长久,空间广阔,突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2. 皎皎天上月:月亮明亮清澈,象征纯洁和美好,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清纯而美好的友谊。 3. 良宵忽邂逅:形容夜晚的美好时刻,突然相遇,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氛围。 4. 敬待两无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喜悦和尊重
《西畴二首金橘圃》是明代诗人龚诩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满树的金橘挂满枝头,如同霜丸般晶莹剔透,颗颗垂落,显得格外诱人。诗人感慨这些金橘每年都会给他带来美味的享受,仿佛是佳酿一般,令人陶醉。同时,诗人也怀念在窗前种植金橘核子的时光,那些回忆如同珍贵的礼物,时刻提醒着他那段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满树霜丸万颗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