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轩中人,皎皎天上月。
良宵忽邂逅,敬待两无亵。
素心期共明,雅质愿同洁。
但求保终始,何暇计圆缺。
来亦不须迎,去亦不须别。
淡交有馀情,莫与世人说。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诗作,以下是逐句解释:
- 悠悠轩中人:描述诗人在宾月轩中,与友人相伴的场景。“悠悠”意味着时间长久,空间广阔,突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 皎皎天上月:月亮明亮清澈,象征纯洁和美好,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清纯而美好的友谊。
- 良宵忽邂逅:形容夜晚的美好时刻,突然相遇,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氛围。
- 敬待两无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见的喜悦和尊重,彼此间无需拘谨,可以坦诚相对。
- 素心期共明:希望与友人的心灵相通,共同追求真理和光明,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期待。
- 雅质愿同洁:强调双方都有高尚的品质,希望彼此都能保持纯洁,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纯洁无暇的期望。
- 但求保终始:只求能够长久地保持这段友谊不变,不计较暂时的得失。
- 何暇计圆缺:没有时间和心思去关注月亮的盈亏变化,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专注。
- 来亦不须迎:即使朋友到来,也无需特别的迎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随和态度。
- 去亦不须别:即使朋友离去,也不需要告别,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淡然处之。
- 淡交有馀情:淡泊的交往却有余情,意味着即使没有过多的物质往来,但仍然能够维持深厚的友情。
- 莫与世人说:不要把它告诉世人,因为这是一份珍贵的、不宜外传的友谊。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友谊的佳作,通过对明月的描述引出对友情的赞美。诗中的“明月”既是自然界的美,也是人与人之间纯洁关系的隐喻。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与友人的相遇,表达了对这种难得一见的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纯真友谊的向往和珍视,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