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 满树霜丸万颗垂, 岁月如诗酒,自得风流。 梅香扑鼻醉心田,岁寒知松柏。 不知风雪溪桥路,近有何人跨蹇驴? 赏析: 《西畴二首金橘圃》是明代学者龚诩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以金橘圃为题,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 首句“满树霜丸万颗垂”,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金橘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如同无数颗晶莹剔透的霜丸,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满足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句在诗歌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技巧。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贺程侯喜得子”是第一句,意思是贺程侯家喜获贵子;“久慕君家积德多”第二句,意思是我长久仰慕你家族的恩德深厚;“晚生英物喜如何”第三句,意思是我家后生英才欣喜若狂;“老夫更着数年活”第四句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中的“甑”是盛饭食的瓦器,这里指饭甑。诗人以“说”字开篇,将议论引入,点出“先生”即陶渊明。第二句“未为贫”是自谦语,意谓自己并不贫穷。第三句“岁晚东篱下”,是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已厌倦的情绪。第四句“无数黄金与白银”,是夸张之辞,用来形容菊花盛开时的颜色,色彩斑斓。 本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夜过沈时用宅”,注意是“夜”而非“日”,然后根据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意,最后分析其表现技巧。 本诗前两句写景,第三四两句写情,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 夜深人静时分,诗人乘坐小船来到沈时用家宅的溪桥下,听到远处传来了谯楼打更的声音,这是第二更天敲鼓报晓了,此时诗人不敢敲门,生怕惊动树上的乌鸦。 【答案】 夜过沈时用宅
注释: 五松图 群体居住,坚守节操德行不是孤单的,难道为狂秦作大夫? 试想当年风雨里,此身曾经屈从于祖龙。 赏析: 这首诗以五棵松为象征,借以表达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现实的期望。 五松代表五种不同的品格,它们在风风雨雨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所动摇。这象征着诗人对于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诗中提到“肯为狂秦作大夫”,这里的狂秦指的是秦朝,一个历史上以严酷著称的王朝
画题诗士女 过雨湖山紫翠旁,桂花香透藕丝裳。 不知彩笔蛮笺上,和到关雎第几章。 注释: - 过雨:经历了一场雨 - 湖山:山水 - 紫翠:紫色的山 - 藕丝裳:用藕叶做成的衣服 - 蛮笺:古代的一种信纸 - 关雎: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歌 赏析: 《画题诗士女》是明代诗人龚诩所作的一首古诗。本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叹
诗句释义: 1. 与王忠孟登玉峰共饮春风亭:在春风吹拂的玉峰上与王忠孟共同饮酒,享受美景。 2. 山水千重复万重:形容山峦叠嶂,水波层层,景色极为美丽。 3. 少年相别老相逢:虽然年轻时分别,但晚年重逢,感慨时光飞逝。 4. 春风亭下一杯酒:在春风亭下畅饮一杯美酒,享受片刻宁静。 5. 山色不如人意浓:山色虽美,却无法满足心中期待,不如预期般令人满意。 译文: 与王忠孟一同登上玉峰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梦里千山复万山,家乡迢遰苦思还”,诗人在梦中翻越了重重高山,回到了遥远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觉来却在家乡住,又恐家乡亦梦间”,诗人醒来后发现自己依然身在家中,却害怕这熟悉的家也只是一个虚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辛酸。 【答案】 ①梦中翻越重重叠叠的山峰
《自题晚归图》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注释: 1. 红树离离映夕晖:描述的是夕阳下,红色的树木与天空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水天空阔雁高飞:描述了天空宽广,水面辽阔,大雁在高空飞翔的景象。 3. 扁舟一个轻如叶:形容小船非常轻便,好像一片树叶一样。 4. 常载先生半醉归:常常载着先生(苏轼)回家,因为他半醉而归。 译文:
第一首译文: 小虞塘的屋顶上三间小屋,虽说没钱但能休息。 更喜的是眼前没有遮挡物,屋前屋后全是青山。 注释: 1. 小虞塘: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 2. 屋三间:指小虞塘上的三间小屋。 3. 虽道无钱:即使没钱,也无所谓;“道”通“倘”。 4. 得闲:得到闲暇,可以休息。 5. 望中无隐蔽:从高处看,没有遮蔽物。 6. 东西全体是青山:整个屋前屋后都是青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