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注释】东华:指京城。江上:泛舟。孤篷:即孤舟,一叶小舟。水光山色:指江上的景色。知多少:形容景色之美难以尽数。先生:这里泛指文人雅士,指作者自己。笑咏:指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江行图。诗人不慕繁华,不恋富贵,却独爱在江上行舟的闲情逸致,表达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和高洁清远的品格。 首句“不向东华踏软红”,是说不羡慕那华丽的长安。“东华”指皇宫。诗人以“不”字领起
注释:世人只知道妇人贞洁忠贞,荔枝兴叹只坡翁。羡慕你识人鉴物追前哲,岂敢不低头拜孟东。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梅喻人,借梅之品格来比喻自己的志向和情操。首句“举世唯知妇寺忠”,是说世人只知道妇人贞节,而不知道其他事物也有忠的方面;次句“荔枝兴叹只坡翁”,则是说荔枝虽然美味可口,但人们只是为它赞叹,却不知道其他的事物也有值得赞叹的。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偏见的不满
【注释】 1. 知己:知心的朋友。堪怜:值得怜悯。 2. 会面难:相见困难。 3. 久无鱼鸟问平安:长久没有鱼鸟来问讯安全。 4. 虚斋里:空荡的书房。 5. 人与梅花共岁寒:人与梅花一同度过了寒冷的岁月,指度过艰难困苦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友人的诗作。诗人在写景的同时,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朴素,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首句“知己堪怜会面难”是说朋友之间难得见面
风拂过鹤发,萧萧作响,新诗一瓢酒相伴。 初夏时节,田园间景色宜人。梅子金黄,杏子肥美,麦花如雪,菜花似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漫步其中,欣赏着美景,却未注意到自己已经走过竹西桥。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愉悦心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在享受自然的美景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用梅子黄
诗句释义: 1. 十载飘零东复西:形容自己漂泊不定,历经十年的时间。 2. 故园花木总成溪:指回到故乡后,看到家乡的花草树木都变成了河流。 3. 归来但觉清贫好:回到故乡后,发现虽然生活清贫,却感到幸福。 4. 有舌何曾肯示妻:意为如果有舌头,怎么敢对妻子说呢? 译文: 经过十年的颠沛流离,如今终于回到了故乡。回到故土,发现家乡的花草树木都已经变成了河流。回到故乡,虽然生活清贫
【注释】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囊:用布做的袋子,用来装东西。仆:仆人。独:独自、独自。清吟:清静的吟咏。人言:别人的评论。恰是:正巧是。西湖:杭州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先生:对人的尊称。姓林:姓林名彬(字若思),北宋诗人林逋的字。 【赏析】 《田园杂兴》其三:此为作者在杭州游赏时所作诗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怀。 “稚子囊书仆抱琴”,描述了诗人与家人一同游览的情景。孩子们手里拿着书本
注释:我昨天收到你的信问起居,你用一柄清风扇子表示心意。 你只有话来相赠,我点燃灯火在清凉的夜风中读书。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回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他赠送的礼物——一把清风扇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读书来度过这个凉爽的夜晚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友情和诗意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意象和关键语句体会诗歌意境特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再进行总结作答。 本题共五句话。第一句“厚味何如淡味长”,是说美食何在?在于淡而久长的口味;第二句“充庖不羡大官羊”是说厨房里,用普通羊肉做出来的美味菜肴胜过了皇宫里的美味大肴
注释: 布被棱棱似铁寒,一宵诗梦屡更端。——布被冷得像铁一般,整夜的梦反复变化。 觉来爱煞窗前月,送我梅花瘦影看。——醒后非常喜欢窗外明亮的月光,看到它送走了梅花的瘦影。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陆游的《田园杂兴》之六。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做了一个关于梅花的梦。醒来后,他非常喜欢窗外明亮的月光,因为那明亮的月光仿佛是梅花送来的。这种梦境和现实的交织,使得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更加深厚。
【注释】 1.【清溪】:山涧。 2.【梅】:梅花。 3.【鼎鼐】:指调味用的铜锅和木制的大勺,比喻权位。 4.【调鼎鼐】:指在朝中担任重要职位。 5.【岁寒】:喻指高洁坚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田园时所作,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首联“草庵新结傍清溪,种得梅花与屋齐。”意思是新修的草庵傍着清溪而建,门前种有盛开的梅花,与茅屋相映成趣。 颔联“结实未图调鼎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