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注释】: 1. 枝头花落减春光,游子归期正渺茫。 - "枝头花落":形容花朵凋零,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 "减":减少、消失。 - "游子归期":指远方的游子何时能回来。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2. 啼鸟数声惊梦断,一庭芳草又斜阳。 - "啼鸟数声":描述鸟儿的鸣叫。 - "惊梦断":指被鸟儿的叫声惊醒后,梦境也随之中断。 - "一庭芳草":院子中生长的草。 - "又斜阳"
夏暑 一寒一暑自循环,无伐天和付等闲。 却笑世人因苦热,就凉争欲倚冰山。 注释: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常常抱怨天气太热。 赏析: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气候特点,同时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在明代的文坛上,龚诩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癸亥民情·其二》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多个层面。 诗中“骤雨狂风日夕并”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后仍无法收获的同情。通过这种自然现象的象征意义,诗人表达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农夫泪眼几时晴”这一诗句
【注释】: 玉容花貌:女子的容貌如玉,容颜美丽,犹如鲜花盛开。 日摧颓:每日都在衰老,一天比一天憔悴。 夫婿:丈夫。 他乡:离家在外的地方。 未卜归: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 一点妾心何所似,精金百炼不成灰:比喻自己的心意坚定,不受任何干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诗人以女子的口吻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丈夫深深的牵挂和期盼。整首诗以“玉容花貌”起兴,描绘了妻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注释】 ①闺怨:女子因思念丈夫而作的诗。②春来:春天到来。③转觉:反倒觉得。④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⑤信字稀:书信很少。⑥惊:感到吃惊。⑦东风门巷:指春风拂过家门巷口。⑧柳花:柳絮。 【赏析】 “春来日日望郎归”一句是全诗之纲,点出了闺中女主人公的心境:她每日都在盼望丈夫归来。“转觉天涯信字稀”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殷切期待,但越是期盼得急切,越觉得丈夫的音讯越少
注释: 每忆家山乐事多,小桥烟柳蘸晴波。 每想起家乡的山水乐趣,小桥上的柳树烟雾笼罩,映衬着晴朗的水波。 只今已办归休计,问字谁当载酒过。 现在我已经做好了归隐的计划,谁能陪我一起喝酒、聊天、品茶呢?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诗。首句“每忆家山乐事多”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家山即家乡,这里的“乐事”指在家乡时的快乐时光。第二句“小桥烟柳蘸晴波”
诗句解析与译文: - “题朱舍人画南轩放鹤轩壁墨竹” 注释: 朱姓舍人,即画家的姓氏。南轩为舍人画中的一座建筑。放鹤轩壁是舍人画中的墨竹,寓意着高雅和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 译文: 在朱舍人的画中,描绘了南轩下放飞的鹤,以及轩壁上的墨色竹子。 - “郎官归自丝纶阁,醉向高堂写林薄” 注释: 郎官指皇帝的近臣,此处指画师。丝纶阁是指皇帝颁布诏书的地方。林薄指树木丛集的树林。 - 译文:
注释:我买了一只像梭子一样快的小船,在水云之间陪伴着悠闲的鸥鸟。从今以后我将洗去双脚上的尘世污垢,不再去追求富贵荣华,拜访权贵游说之士。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归隐山林的诗作。诗人通过买舟自驾、伴鸥闲游的描写,表达了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意趣。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购买一叶小舟,准备与鸥鸟共游,后两句则表明自己将远离繁华,洗去尘足,不向权贵献媚求欢。全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过雨湖山紫翠旁 - 字面意思:经过雨后的湖山,紫色和翠绿色相互映衬。 - 深层含义: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山水画卷,色彩鲜明且自然。 2. 桂花香透藕丝裳 - 字面意思:桂花的香气透过藕丝般的衣裳。 - 深层含义:通过嗅觉和触觉的结合,描绘了桂花的清新与莲藕的柔美。 3. 不知彩笔蛮笺上 - 字面意思: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美景绘制在彩色的纸上。 - 深层含义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衰败、无力的自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首句“自怜百技一能无”,诗人自嘲自己的技艺虽然众多,但只有一项是精通的,这让他感到无比的自卑和无助。 次句“两眼昏花四体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为年纪的增长而导致视力和体力的衰退。这里的“两眼昏花”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眼睛模糊,看不清事物的情况,“四体枯”则形容了他的身体变得虚弱无力。 第三句“不解禦凶兼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