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
【注释】 小虞:即虞山,在江苏省苏州市。 屋三间:指小虞山上的房屋。 道无钱:指没钱修房子了。 得闲:有空闲时间。 更喜:更加喜欢。 望中:眼前。 隐蔽:隐僻之处。 东西全体:东面、西面。 青山:青翠的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小虞山时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前两句写诗人退居后,生活虽然清贫,但心情舒畅;第三句写他退居小虞山以后,没有看到什么隐僻之处;第四句写他退居小虞山以后
怀东庄 我家潇洒同三径,车马不闻尘土净。 白云流水互蒙回,翠竹苍松相掩映。 瓮有新醅架有书,果蔬自足供盘饤。 老妻甘与共清贫,劝我不须干赵孟。 十年作客南野堂,麋鹿未忘山野性。 惓惓虽荷故人情,食粟每羞才不称。 西风昨夜动林柯,浩然忽起归来兴。 殷勤为我报东君,好着梅花待吟咏。 注释: 1. 我家潇洒同三径:我家的庭院宽敞明亮,就像三条田间小路一样。 2. 车马不闻尘土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描绘了民间的困苦和政府的腐败。全诗如下: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群奸媚事靡不为,溷浴都将布衣𦂱。 令行虽仅免轻徭,薪米从兹价增倍。 劝谕赈给浪得名,伪钱糠秕成何济。 虽擒妖人许道师,多少无辜枉遭累。 一夫一妇皆王民,鼓弄如何等儿戏。 昨来轻发激变语,闻者至今犹战悸。 功能人苟得专杀,法律底须存八议。 万一有失忠义心,宵旰深忧岂微细。 乃知不学无术人
注释:久仰你家门德,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晚辈喜得英才,我如何不欢欣鼓舞。我要活过几年才来庆贺,应当赋诗歌颂徐卿两个儿子。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祝贺之作,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热烈。首句“久慕君家积德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尊敬之情。第二句“晚生英物喜如何”,则表现了作者在得知好友喜得贵子后的喜悦之情。第三句“老夫更着数年活”,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还能活过几年的无奈之感
【译文】 苍崖如削铁壁高悬,一脉寒泉飞溅如喷雪。 泉水仿佛天上银河漏出,千年万载永不竭竭。 若有人兮才思清狂,平生心仪山水泉石。 头戴箕踞玩味不尽,尘世烦忧一并洗尽。 我辈飘泊如同野鹤,每怀山林之乐悠然自得。 愿与相从杖履之间,手挽青绳脚踩清涟。 注释: 1. 苍壁倚空如削铁:苍壁,指苍翠的山崖;倚空,形容山崖的高峻;像削铁一样锋利。 2. 一带寒泉喷飞雪:寒泉,指冷冽的泉水;喷,形容泉水四溢
谢孔昭画山居图,为存诚赋。 大山峨峨气凌众,小山拱揖如宾从。 流泉一派入溪遥,古木千章含雨重。 硕人自爱考槃乐,风光不减元公洞。 盘中苜蓿长阑干,松叶酿成香满瓮。 诗书万卷圣贤心,一生自足供我用。 世间名利等缰锁,岂肯垂头受羁鞚。 不到城中知几年,稚松尚忆移根种。 怜渠世路苦奔驰,得失总成蕉鹿梦。 我生虽久在樊笼,每向江湖羡鳞纵。 明当拂袖赋归来,风月烟霞幸分共。 注释: 1. 大山:雄伟的山
梅花三公图为龚绂朝美赋 何人善写生,下笔极精妙。 一枝早发擅魁名,三鸟安栖得公号。 点染虽人为,活动等天造。 应知寓托有深意,不作纤奇取时好。 之子嗜文学,致泽期远到。 一朝无心得此画,无乃开先露机兆。 鼎鼐调和时,冰霜岁寒操。 愿言有志事竟成,吾辈宗盟幸辉耀。 【注释】: 何人善写生,下笔极精妙:何人擅长绘画,笔法精妙绝伦。 一枝早发擅魁名,三鸟安栖得公号:梅花枝头早开的花朵独占花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特色,首先要读懂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抓住这些特点分析作答。如本诗写纸被的特点,“纸衾方幅六七尺,厚软轻温腻而白。”突出了其柔软;“霜天雪夜最相宜,不使寒侵独眠客。”“受用将图此生过,争柰义孙要与阿翁相伴卧。”突出了它舒适的特点,又写出了它的使用价值。 【答案】 ①纸衾:纸做成的被子。②方幅:方形
织机娘诗 织机娘,织机娘,豆花篱落风露凉。 连宵织得几疋布,一疋不知多少长。 岂知东家新妇性拙慢,惟解贪眠饱餐饭。 生憎尔曹咿𠵣不肯休,看渠晚岁衣裳问谁办。 注释: 1. 织机娘:对织布女工的称呼,这里指织机旁的女工。 2. 豆花篱落风露凉:形容织布时环境清冷,豆花飘落在篱笆上,夜晚的露水使环境更加凉爽。 3. 连宵织得几疋布:连续几个晚上织布。 4. 一疋不知多少长:每一匹布不知有多长。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同时注意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本题要求赏析诗中“汤婆”,这是答题的关键所在。“非关被底别藏春,深藉汤婆有馀力”一句中的“汤婆”指的就是“火盆”。 【答案】 译文:岁月已晚,家乡江南的雪积了尺把厚,小屋里不禁寒气逼人。先生独卧不成眠,两脚如水中石头般僵硬。今夜多么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