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凝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王稚登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海外三山之胜,表达了作者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 1. 尘世难向蓬莱游,空怀三山缥缈之银楼。 尘世难以达到蓬莱仙境,只是空怀对于那遥远三山之上缥缈银楼的向往。 2. 年光弹指如飞电,安能一室兀坐生烦忧。 时间在指尖飞快流逝,怎么能在一个房间里长时间坐着而感到烦恼呢? 3. 懒云先生负奇气,青瞳绿发仙人俦。
楚人看重绿萝、重耳草等植物,而宋人则珍视燕石、球琳等美玉。在真伪之间很难分辨,但为何要追求虚名呢?有些人为了追求权势和地位,甚至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只追求表面的荣誉和地位。这些人难道不羡慕那些能够抓住时机的人吗?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人和宋人的价值观,揭示了一些人追逐虚名的现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自己道德准则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
注释: 听周紫海先生话海外三山之胜 聆听周紫海先生讲述海上三座名胜古迹的传说。 朱草纷披谁处所,白云苍莽何时还? 红花草繁茂的地方在哪里呢? 白云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故乡。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游览了海上三山之后有感而发的。首句“听周紫海先生话海外三山之胜”,表明诗人是在周紫海先生面前听到关于海上三山的传说的。次句“朱草纷披谁处所,白云苍莽何时还?”是对首句中传说内容的进一步发挥
【注释】 东昌道中:即《东昌道中》,作者自序云:“余自京师归故园,经东昌时,适遇雨。遂泊舟于古柳树下。夜深,风霁月明,坐舟中,取笔为诗。时有同舟客,亦命酒相属。”东昌,今聊城,山东。 轻风五两:以五两为重量单位,这里指微风。经行:经过。 曲岸:曲而长的河岸边。停舟:在船边停靠。火明:指船上灯火通明。 落日楼台临远水,中宵鼓角起严城:落日,天将黑时太阳西下的情景。楼台,指古代的楼台建筑。远水
【解析】 此句应为“年年苦河决”,译文:年年都为河水泛滥而担忧,六月份波浪汹涌时更甚。 【答案】 ①年年苦河决 译文:年年都为河水泛滥而担忧,六月份波浪汹涌时更甚(关键词:“忧”)。②六月浪深时 译文:六月份波浪翻滚,水势浩大。③已逐鱼龙怒 译文:已随波逐流,被卷入漩涡中(“鱼龙”指水中生物)④还生禾稼悲 译文:还生之禾稼因水患而悲哀(关键词:“禾稼”“还生”)。⑤雨来帆影重 译文:雨水来临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金鱼池:指一个池塘,里面养了很多金鱼。 - 垂杨疏影绕晴沙:形容池塘周围有很多垂柳,树梢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形成一片阴影,影子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 - 鱼藻池连十万家:形容这个池塘附近有非常多的人家,这些人家都在用鱼和藻作为饲料来喂养鱼。 - 望里波光看不尽:形容从远处看,水面上的波浪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太阳的光芒,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 溪烟都上野棠花
尘世难向蓬莱游,空怀三山缥缈之银楼。 年光弹指如飞电,安能一室兀坐生烦忧。 懒云先生负奇气,青瞳绿发仙人俦。 与余素心授宝诀,人间何处无丹丘。 更言曾厕仙人里,天风飒飒云雾起。 左携东王公,右携赤松子。 仙山迢迢高入云,方壶员峤气氤氲。 侧身俯视小天地,鸾嘻凤噭空中闻。 忽然驾岱舆,羽盖斑麟车。 琪花杂瑶草,六甲备行厨。 于是振衣长啸,蹑足云巅。 沧海一掬,万山如拳。 白鹤翔兮凌厉,神龙下兮蟠旋
垂杨疏影绕晴沙,鱼藻池连十万家。 望里波光看不尽,溪烟都上野棠花。
轻风五两此经行,曲岸停舟夜火明。 落日楼台临远水,中宵鼓角起严城。 射书人去碑常在,洗耳风高俗尚清。 闻道园林多胜概,柳塘桃坞棹歌声
年年忧河决,六月浪深时。 已逐鱼龙怒,还生禾稼悲。 雨来帆影重,风急棹声迟。 曾识麻姑语,桑田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