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五两此经行,曲岸停舟夜火明。
落日楼台临远水,中宵鼓角起严城。
射书人去碑常在,洗耳风高俗尚清。
闻道园林多胜概,柳塘桃坞棹歌声。
【注释】
东昌道中:即《东昌道中》,作者自序云:“余自京师归故园,经东昌时,适遇雨。遂泊舟于古柳树下。夜深,风霁月明,坐舟中,取笔为诗。时有同舟客,亦命酒相属。”东昌,今聊城,山东。
轻风五两:以五两为重量单位,这里指微风。经行:经过。
曲岸:曲而长的河岸边。停舟:在船边停靠。火明:指船上灯火通明。
落日楼台临远水,中宵鼓角起严城:落日,天将黑时太阳西下的情景。楼台,指古代的楼台建筑。远水,远处的河水。严城,指军营或城墙。鼓角,指军营里白天和夜晚发出的号角声。
射书人去碑常在,洗耳风高俗尚清:射书人,指射策进士,即应试举子。碑,指墓碑。射书人离去后,墓碑依然矗立。洗耳,比喻远离世俗。风高,指清风。俗尚,指风俗习惯。
射书人去碑常在:射书人是指科举时代应考的人,因应考而离乡背井。碑常在,意思是他们虽然已经离开故乡,但墓碑依然屹立在原处,表示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
射书人去碑常在,洗耳风高俗尚清:射书人是指科举时代应考的人,因应考而离乡背井。碑常在,意思是他们虽然已经离开故乡,但墓碑依然屹立在原处,表示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
闻道园林多胜概,柳塘桃坞棹歌声:闻道,听到传闻。园林,指风景优美的园林。胜概,美好的景色。柳塘、桃坞,泛指池塘和小山坞。棹歌,指用桨划水时唱的歌。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从京师回故居经过东昌(今山东聊城)时,看到此地自然风光优美,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全诗描写了东昌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句“轻风五两此经行”,写诗人乘坐小船在东昌河道上行驶的情景。轻风徐徐地吹着,船只缓缓地前行。五两,指的是微风。经行,经过、行走的意思。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
第二句“曲岸停舟夜火明”,写诗人在船上停留的时候,看到远处的灯火通明。曲岸,弯曲的河岸边。停舟,停靠船只的意思。夜火明,指晚上的灯火明亮。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热闹、温馨的画面。
第三句“落日楼台临远水,中宵鼓角起严城”,写诗人看到夕阳西下,楼台耸立在远处的水面上,深夜里传来了鼓角声。落日,指落日时的太阳。楼台,指古代的建筑结构。远水,远处的河水。严城,指军营或者城墙。这句描绘了一个壮阔、雄浑的画面。
第四句“射书人去碑常在,洗耳风高俗尚清”,写诗人看到那些曾经应试举子的墓碑依然矗立在那里,表示他们的功绩永远被人们铭记。射书人,指科举时代应考的人。碑常在,意思是这些墓碑虽然已经离开故乡,但依然屹立不倒,表示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庄重、肃穆的画面。
第五句“闻道园林多胜概,柳塘桃坞棹歌声”,写诗人听到这里的园林美景众多,还有柳塘和桃坞中的棹歌。闻道,听到传闻。园林,指风景优美的园林。胜概,美好的景色。这句描绘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东昌的美好景象和人们的美好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