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昴英
【注释】 1. 即席和人韵送荃翁:这是一首送别诗,以“送”字为题。 2. 油翁:指善于酿酒的人。 3. 知音:指懂得欣赏自己才华的人。 4. 方(zhōu)榆火:指刚刚点燃的灯火。 5. 无米无钱只叶舟:形容生活贫苦,只能乘坐破旧的小舟。 6. 客况可堪今老大:形容客人处境艰难,已经到了年迈的年龄。 7. 万斛春醪任拍浮:指有酒量可以尽情畅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荃翁时所作
送恩平潜使君还里二首 诗一: 五载南州屈重名,活人一段是归程。 两州曾唤两苏起,孤节要师孤竹清。 译文: 在南方的州郡中度过了五年的时间,你承受了巨大的声望和压力,这是你的归途,也是你的荣耀。在你的治下,人们得以恢复生计,这也算是你的功绩之一。 注释: - 南州:指南方的州县,泛指南方地区。 - 屈重名:承担着沉重的名声和责任。 - 活人一段:救死扶伤、救助民众。 - 两州
闻褫阁职免新任之报二首狂妄孤臣罪有馀,三年三度挂丹书。 群儿过计愁郎罢,外物浮名总子虚。 只是儒酸真面目,不题道号混樵渔。 亲朋欲语浇教醉,休与时人定毁誉。 注释: 1. 狂妄孤臣罪有馀:狂妄孤臣指的是我这样的无德之臣,罪过有余。 2. 三年三度挂丹书:指我被贬谪三次,每次都被皇上赐下诏书(丹书)。 3. 群儿过计愁郎罢:意思是说,我的同辈们总是在计划如何报复我,这让我感到忧愁,担心自己会被罢职
闻褫阁职免新任之报二首远民冤甚草菅芟,抗论公庭出至諴。 且喜一方全性命,何妨三字减头衔。 机关平地藏深阱,仕宦伶人视戏衫。 五逊州符今免矣,幅巾藜杖可松杉。 注释: - 远民冤甚草菅芟:远方的百姓因被迫害而感到极度的冤屈,他们的境遇如同被随意收割的草木一般。 - 抗论公庭出至諴:在公堂之上提出强烈的抗议和意见。 - 且喜一方全性命:虽然局势艰难,但至少保住了生命。 - 何妨三字减头衔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邺轴轮囷数世藏,乃翁曾读被龙光。 - 注解:诗句中的“邺轴”可能指的是一种古代书籍装帧材料,而“轮囷”则形容其形态弯曲或复杂,象征着丰富的知识和文化积累。 - 译文:“我们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知识积累,我的曾祖父曾经就读于这样的书籍中,受到了皇家的赏识。” 诗书有种芥拾紫,科举催人槐落黄。 - 注解:诗句中的“诗书有种芥拾紫”,暗示读书人如芥子般微小
【注释】 1.黄提干:即黄裳(773—835),字文举,唐德宗时宰相黄瞡之子。 2.唱名:唐代科举考试中,考生在殿前按名册顺序依次高声报名,然后由主考官唱出考生名次。 3.冕旒:古代帝王戴的冠冕,这里指黄裳。 4.省闱:指省试,即乡试。 5.南峤:指南方山岭。 6.壶山:指浙江东阳县壶山。群彦:指同僚和门生。 7.直谅:诚实诚信。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其友黄提干赴任的赠别之作。诗以赞颂
诗句注释: 1. “寿张新班”:寿张是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的家乡或者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新班指年轻的士人或者学生,这里可能是在说一个年轻人。 2. “喜气棱棱肖紫岩”:这里的“喜气”是指一种喜庆的气氛,“棱棱”形容喜悦的样子,“肖紫岩”可能是指这个人的性格或者外貌像紫岩(一种山名)。 3. “向来石燕毓奇男”:石燕是一种鸟类,这里用来形容这个年轻人就像石燕一样,能孕育出非凡的人才。 4.
【注】 1. 笺名:信札的封皮。 2. 布衣:平民,这里指次儿。 3. 心印:佛家语,指佛祖传授的佛法,这里指家族的学问。 4. 关荐鹗:比喻科举考试中举后被推荐给皇帝。 5. 屠龙:比喻文才高超,能轻易解决难题。 6. 飞捷今秋:指次儿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即中了进士。 【诗句释义与译文】 送次儿解试 - 送别次儿参加科举考试。 四度笺名达帝聪,布衣便有此遭逢 -
诗句:"翩然拂袖忽然回,带得罗浮面目来。乞食又还双足茧,坐禅岂是寸心灰。故依花首从三靖,旋摘茶芽供一杯。兰若苦空君不厌,可能为我扫苍苔。" 译文: 湛老师,您翩然而至,如同一阵清风拂过,带着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回到了这里。在山上乞食时,您的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但是您仍然坚持不懈地修行。您曾经依附于花首山的三尊菩萨,不断地参禅打坐,希望从中领悟到更深的道理。现在,您愿意摘取新鲜的茶叶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风流太守作春游”:这句表明恩平县的潜使君是一位具有魅力、风流倜傥的官员,他经常在春天进行游览活动。 2. “到处恩波浩荡流”:此句描述的是他在任期间,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民众的爱戴和感激,这种感情如同波澜壮阔的河流一样深远而持续。 3. “怀绶故乡需上日”:这里的“怀绶”指的是携带着官职象征的绶带(古代官员的一种标志),而“上日”则表示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