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注释】 花:这里指诗人的诗才。橘:一种水果,也比喻人的才能。王:尊贵、高贵。次第:依次,按照次序。沧浪:指江水。簪白须: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打扮,用簪子把胡须束起来,以表示清高。 【赏析】 《扇子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扇子”为题,实则借物喻人,赞美了诗人自己的诗才。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寓意深远。 首句“花自为王橘自奴”,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和柑橘比作主人和奴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的把握、标题、意象以及意境特点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春去春来岁岁同,花开花落任东风”,意思是春去秋来岁月相同
【注释】 1. 庐山面目:比喻自然景色。这里指庐山。 2. “翻经台”:指庐山五老峰南端的汉阳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慧远所建的“白莲社”遗址。 3. “月轮”:月亮。 4. 山间长物:泛指山中的一切东西。 5. “无用”:指不实用的东西。 6. 云根:佛教语,指佛性、法身之体。 7. 入蜀栽:移植到四川去栽种。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里描写庐山风景的名篇之一
【注释】 素缣:白色的绢。咫尺:非常近的距离,比喻很近。十分圆:形容扇子非常小,直径只有一寸。淡墨浓阴画手传:用淡淡的墨色画出了浓阴的山景。手传:指画家亲手作画。惟恐:唯恐。动摇:使……摇动。天地窄:指天和地被缩小。只应掌上握山川:意思是说扇子虽小,但可以像掌中握山川那样把大自然缩小,使人能更真切地感受自然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扇面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面。 第一句“素缣咫尺十分圆”
【注释】 袅袅:形容腰身纤细柔美。翠拂眉:指女子的眉毛像翠绿的柳叶一样。 河东:泛指黄河以北地区。这里借指柳家女儿的家乡。 楼百尺:高楼高耸入云。 何人:是谁。题好诗:即写好诗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女的诗歌。 “袅袅腰肢翠拂眉,河东柳家娇女儿。”起笔点明美女的身份和籍贯。袅袅的腰肢,翠拂着眉毛,是说这位美人的体态婀娜多姿,眉如远山,眼如秋波。“河东”,泛指黄河以北地区
【释义】扇子诗:扇面上是圆形的盖,下面有方盘。中间夹着一片憨痴白肉。九个孔和八根肋骨都不认识,再找什么地方才能得到心安? 【赏析】此为扇面题画诗。作者用“憨”字形容扇面上的圆盖、方盘和白肉,以突出其憨拙可爱。扇子上的九窍八骸(即人的眼、鼻、口、耳、手、足等)都不认识,再找什么地方才能得到心的安宁呢?这是对世俗的嘲讽
𦨴艚市中渔者渔,茅屋岸上居人居。 阳坡细草马随鹿,烟水静花鸥趁鱼。 注释:𦨴艚:一种小船,这里指的是渔船。渔者:捕鱼的人。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岸上居人居:住在岸上的人们。阳坡:向阳的地方。细草:指小草,这里是形容小草很嫩。马随鹿:指马跟着鹿在草地上奔跑。烟水:水面上的雾气。静花:安静的花。鸥趁鱼:大雁趁着鱼儿游动而捕食。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渔夫们正在忙碌地捕鱼
【注释】 扇子诗:指咏物诗。“扇子”即“荷花”。佛衣红:佛衣,袈裟。红,鲜艳的红色。 香动风:香气使风吹动,形容荷花的清香。 鼻观浮香谁领会:用佛教典故,指佛经中说的鼻闻花香,可以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这里以“香动风”喻花之芳香,以“谁领会”喻人之悟性。 嫦娥夜泊水晶宫:相传月中有宫殿,即广寒宫,嫦娥常在月宫中居住。此句意指诗人想象自己如嫦娥一样住在月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写荷花之美
【注释】: 芙蓉:荷花。泛白蘋洲:浮泛在白蘋洲上。蘋(pián):《诗经》中指白苹,一种水草。 柳:柳絮。吹花玉雪浮:风吹落的柳絮如同白色的雪花一样飘浮在空中。 无一事:没有发生任何事。 五更鼓角月当楼:五更天的更夫敲着鼓、吹着号角,明亮的月光洒满高楼。 【赏析】: 《扇子诗》是一首七绝,描写了诗人在白蘋洲上看到美丽的荷花和柳絮,以及五更天鼓角声中,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的景象
注释: 四月四日夏令新,馀花更饶三日春。 —— 这句诗的意思是,四月四日是夏季的第一天,剩余的花还多有三天的春天。 榴红裙子凌波袜,一曲南风花笑人。 —— 这句诗的意思是,石榴花开得正艳,像穿着裙子和袜子一样,一阵南风吹来,花儿在笑人。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里石榴花盛开的景象。首句“四月四日夏令新,馀花更饶三日春。”直接点明了时间,四月四日正是夏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