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全诗如下: 云揭繁阴雨乍收,吴王故国悄如秋。 春光物态千年在,草色人心一样愁。 香径有时迷野蝶,帆泾无处觅沙鸥。 桃花欲谢清明近,两鬓霜丝感昔游。 翻译: - 云揭繁阴雨乍收:乌云揭开了浓密的阴霾,雨水突然停止。这里的“揭”和“收”都是动词,分别描述了天气的变化。 - 吴王故国悄如秋:吴王的旧都安静得像秋天一样。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吴地历史的感慨和怀旧之情。 -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前两联写“一门群从葬秋烟”,后三联抒怀。颔联写汝侄曾精于诗赋,现在只能为道士祈福消灾。颈联用典,以夫差、鲁望自况。尾联写汝侄在风雨夜中思念家乡。 【答案】 译文: 同门兄弟死后都埋葬在秋日的烟雾之中,世代都是儒家学者却失去了旧毡。你曾经擅长作月下的诗句,现在我让你祈祷星宿之神保佑钱物安全。夫差台榭到处游赏,鲁望的文章被收录进史籍。古观灯残风雨之夜,可不要梦见我回到临川啊。
注释: 秋日山家 露华渗冷入綀袍,独坐云亭日易高。 林茂不知山色减,石枯因见水痕牢。 避人黑鼠窥茅栗,引子黄猿拾楮桃。 野老欲论城市事,远教童稚觅香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山林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露华渗冷入綀袍”,描绘了秋天露水打湿衣服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寒冷和湿润。次句“独坐云亭日易高”,表现了诗人独自坐在高山云亭上
【注释】 寒食日:即清明节,古人有在这一天禁火寒食的习俗。 歌哭:指放风筝的活动。 熟食边:清明时节人们要吃熟食。 厄木:指病树。 寒灰:指冷灰。 鸥鹭:水鸟,比喻诗人自己。 乾坤:天地。 燕莺:燕子和黄莺,喻春鸟,这里借指诗人的朋友。 溪城:指小溪旁的城市。 暝:黄昏。 几画船:几只渔船。 【赏析】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诗人身染重病,心情抑郁,却仍想放风筝以消遣时光,但因疾病而未能如愿
【注释】 倚栏:指倚靠栏杆远望。 袅袅朱栏:形容栏杆上缠绕着婀娜多姿、随风飘动的柳枝。 朱栏:即红色的栏杆,古代皇宫中常使用红色装饰。 细波:形容水中的水波细腻轻柔。 绿云:指水边柳树的枝叶,翠绿色如云。 閟嵯峨:指山势高峻,难以攀爬的样子。 中天:天上,天空。 霁(jì):雨过天晴,天气放晴。 霁柳:雨后的柳树。 露桃:春天刚发芽的桃树。 春色:春天的气息和风景。 黄旗:黄色的旗帜,代表南方。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桑树的生长状态、用途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及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下面逐句分析其含义和背景: 1. “桑树无花多病枝” 译文:桑树不开花却有许多生病的枝条。 注释:这里“病枝”比喻了桑树虽无花但依然繁茂,可能由于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枝条虚弱或生长不良。 赏析:首句点题,说明虽非花果,桑树亦自有其生命力和美感。 2. “唯叶吐春辉” 译文
【解析】 1.“渺渺仙京”:渺渺,遥远的意思。仙京,指神仙所居的京城。这里泛指仙境。 2.“桃池根暖春常在,桂殿花寒夜弗关”:桃源洞里桃花盛开,春意盎然;桂花树上花影萧疏,夜深人静。 3.“簇仗龙来珠箔卷,奏章人去玉庭闲”:簇仗,仪仗。簇集成队,形容仪仗众多。龙来、玉庭、奏章等词,均属典故。龙来,龙旗纷披。玉庭,玉阶。玉阶前有侍卫,此处用玉庭借指宫廷。奏章,奏事。玉庭,玉阶。玉阶前有侍卫
【注释】 试:一作“出”。江东:指江西的东部地区。信州:今江西上饶。葛溪:在江西省铅山县北,为信州名胜之一。玉溪:指浙江钱塘江上游的溪水。滩声、人语、凫鹥(fú yī飞鱼):都是形容水声和水中生活的声音。田卧栽禾鼓:指在田间用木棒打禾以助其生长。桑闲采叶梯:指在桑树间摘取叶子做工具或梯子。春城:指江西南昌市。红酒:指江西出产的一种酒,色泽深红。犹忆:仍然记得。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
【注释】: 1. 黄纸新除郡,欣君得晋陵:指朝廷授予沈子玉为晋陵郡的太守。黄纸是诏书,“除”即任命之意。 2. 几年淹俊轨,今日慰亲朋:意思是在您任职期间,我等已多次去晋陵看望过您,今天又来探望您,真是不胜感慨(淹:耽误,耽搁)。 3. 地近家殊便,民淳治易兴:意思是您担任晋陵郡太守的职务,离我们家乡很近,所以方便了我们的往来。而晋陵百姓朴实厚道,治理就容易,易于成功。(淳:质朴) 4.
酬陈复初见寄 不作科场梦,尘愁鬓亦衰。 每于明月夜,多忆少年时。 朗抱花空识,清贫镜独知。 秋来大江上,件件欠君诗。 注释与赏析: 酬陈复初见寄:这是一首回应或答谢陈复初的诗歌。 1. 不作科场梦:“不作”表示不做某事,“梦”在这里指科举考试的梦(即参加科举考试的梦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利禄的决心,不再去做那个为科举所困的人。 2. 尘愁鬓亦衰:“尘愁”指的是因世事沧桑而引起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