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注释】 次韵薛奉常清凉山灵潭寒瀑二绝句:这首诗是作者在薛能为中书舍人时,写给他的一首和作。薛能,字能损,蒲州汾阳(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懿宗咸通七年(866)进士,大中五年(851)擢第。历任拾遗、补阙等职,官终中书舍人。有《樊川文集》。 清凉山:在陕西西安南郊。 冷难宅:形容山高寒冷,难以居住。 灵渊:深而清的深渊。 莫测:不可测知,无法揣度。 划开:推开或撩开。 神秘:玄妙奥妙,不可言说。
诗句原文: 家童裹饭就僧家,饭了僧来共点茶。 听雨轩中无一事,蔷薇却有旋开花。 注释解释: - 家童裹饭就僧家:家中的童子将饭包裹好后,便跟随僧人前往寺庙。 - 饭了僧来共点茶:吃完饭后,僧人也过来一起喝茶。 - 听雨轩中无一事:在听雨轩内,一切杂事都抛诸脑后,静享片刻宁静。 - 蔷薇却有旋开花:此时,蔷薇花似乎也在悄然开放,点缀着周围的环境。 译文:
注释: 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意为再次和奉常在灵潭边欣赏那寒冷的瀑布,心中充满了游玩的欲望。 对床盍听风雨情,同胞兄弟亦何止。意为在对床夜话时,不如一起去听风雨之声。 试于如梦境中听,雨声水声风过耳。意为试着去想象,如同身处于梦中一般,只听到雨声、水声、风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朋友交谈时创作的,表达了他们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愿望。首句“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诗人的主要观点。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江神之怒,后两句写诗人之愤。首句“扬子江头渡晓风”中,“晓风”点明时间,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渡”字暗示着诗人此行的目的,也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
【注释】: 钓台:即“钓鱼台”,位于今浙江天台县,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居之地。 敢将出处较秋毫:意思是不敢与范蠡的隐退做比较。出处,比喻进退出处,比喻人的行为、决定。秋毫,鸟兽身上最细小的部分。 未报君恩感二毛:没有报答国君恩遇,内心深感惭愧,因年老头发变白而感到羞愧。二毛,指头发变白。 七里滩头停短棹:在七里滩头停下船桨。七里滩,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内。 细看渔父亦清高:仔细看一看那位渔夫
【注释】三茅:即天台山。七宝:指七级浮屠,即塔。经行:行走、游览。等闲来:随便来。 【赏析】此为游天台山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天台山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音乐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三、四两句写游天台的感受。三句写三茅观里神仙住宅的壮丽;四句写七宝山上堆砌的玉塔的壮观。“不尽”二字点明所见景观之多。 五、六两句写天台山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只教留作等闲来”
【注释】 虚说:空话,徒言。胡屯:胡人屯戍。五万兵:指金朝的十万大军。凄凉:萧条荒凉。旧南京:指北宋时汴京,今河南开封。中天:即中央。气:国运。终当复:终究会恢复。封疆:疆域。宋城:即东京,在今河南商丘附近。 【译文】 空谈收复汴京,却无一人肯出力。汴京已遭金兵蹂躏,萧条荒凉。金国虽然强盛,但终究要灭亡的。千年以后,只有北宋时的东京城能恢复中原了。 【赏析】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
登第一山 登临此山,不要作楚囚之悲。即使人们心知汉思,也请努力报效国家。 注释: 1. 登第一山:指登上第一高峰,即华山。 2. 休作楚囚悲:不要像楚国的囚犯一样悲伤。楚囚悲是楚地的习俗,楚地的人常常因思乡而悲伤,这里用“楚囚悲”来比喻思乡之苦。 3. 遮莫人心知汉思:即使人们心知汉思,也是徒劳的。“遮莫”表示无论如何,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4. 今一见:今,现在。百闻不如一见
注释: 叠石为山,用高高的石头堆砌,经过丘陵和岭头,想要建一座桥。青林曲折蜿蜒地穿过,好像有无数的桃花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叠石为山、经丘蓦岭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川之间的美景。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青林比作碧花,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感。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注释】 ①彭郎矶:山名,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②鲚(jǐ)鱼:鱼的一种,形状像刀口,背青腹白,尾细长,味美。③“买”四句:买鱼、斫鲙(guà)、传酒:指烹制脍鱼的准备工作,以及烹脍后饮酒的情景。④顷刻:片刻。⑤马当:江中小岛名,在湖北黄梅县南长江中,是长江上的重要渡口之一。⑥扁舟:小船。⑦香:香气。⑧棹:船桨。⑨传:传递,传送。⑩帆:船帆。【赏析】 此诗为记事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