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及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椒花祝处羽觞飞,第一春光勿愿违。 注释: - 椒花:指一种红色的花朵。在古代诗文中,常以“椒花”比喻美好、艳丽或吉祥的事物。 - 祝处:指祝寿之场合。 - 羽觞飞:用羽觞敬酒,象征着尊敬和敬意。 - 春光:春天的美景,象征生机与希望。 - 勿愿违:不希望放弃或错过。 译文: 在祝寿宴会上,用红色的花朵装饰着杯盏,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敬意。春天的美景如同飞翔的羽觞
【注释】 1. 春已兼旬未脱绵:春天已经过了十多天,仍然没有脱去棉衣。兼旬,指十天。 2. 积阴顿扫柳条烟:乌云突然消散,柳条的烟雾也不见了。 3. 儿童戏放抟(páng)风鸽:孩子们在放飞风鸽。抟风,指放风筝时借助风力,使风筝高高地在空中飞行。 4. 老子惟看跕(chǎn)水鸢(yī):我只有看着水鸟飞翔。老子,这里泛指作者自己和老人。 5. 剪彩试灯新乐事:剪彩装饰的彩灯是新春时的新玩乐。
注释: 人日用常之韵寄才叔居甫 断肠梅作雪纷飞,似与金花巧胜违。 此日共怜人日是,今春谁道我春非。 闲中风月为莲社,醉里莺花即锦衣。 题寄草堂须记取,莫孤绿绕惜红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特性,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之情。 首句“断肠梅作雪纷飞”,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梅花如雪花般纷飞,让人感到一种凄凉之美。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期待之情。
诗句释义 夷夏均哀涕 - "夷"和"夏":这里指的是中原的汉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 - "均哀涕":表示双方共同哀悼。 空同只故仙 - 空同:指汉代的王乔,传说他乘白鹤升天。 - 故仙:死去的仙人。 衣冠趍禹穴 - 衣冠:指官员或士大夫的服饰。 - 趍(jué):追随、前往。 - 禹穴: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洞穴,也指墓地。 云日惨尧天 - 云日:形容天空阴暗无光。 - 惨尧天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皇帝的挽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键词和典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鳌极恩难报":这句意味着皇帝的恩情难以回报。在古代中国,皇帝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其恩泽广大而深厚,因此无法回报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2. "龙髯恨莫扳":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的遗愿无法实现。龙髯是皇帝的象征,表示皇帝的威严和尊贵,但皇帝的遗愿却无法被实现,这让人感到悲痛。 3. "兴平三纪内"
接下来将为您呈现的是诗句: 1. 节期中期乐事多, - 这句诗表达了在节日的中期,人们可以享受许多与“乐事”相关的乐趣。这里的“乐事”可能指的是各种娱乐活动、美食或者是与亲朋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这种描述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寻找快乐和欢乐的心态,以及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社交机会。 2. 座上嘉宾难易逢, - 这句诗描绘了宴会场合中难得一见的宾客
煮茗 煮茗时,一只乌鸦窥视着井口,仿佛在寻找什么。哦诗时,一只蝴蝶飞过墙壁,似乎在寻找灵感。 笋尖高高挺立,箨叶瘦弱下垂;梅花落在地上,枝叶繁盛。 白日里,庭院静悄悄的;新晴后,远处市集喧闹不已。 环境与缘分渐渐熟悉了,我亦欲言而止,不再多说。 译文: 煮茶时,一只乌鸦在井边观望,仿佛在寻找食物。吟咏诗歌时,一只蝴蝶飞过墙壁,似乎在寻找灵感。 笋尖挺拔,箨叶垂落,梅花落在地面,枝叶繁多。
【注释】 1、林泉:指山水之间,也指隐士的居所。 2、丝竹:弦乐。 3、承夫意:指丈夫之意。 4、清修报主身:指保持清白的品德报答国家。 5、指千随嗜好:指跟随主人的喜好。 6、体一写姻亲:指夫妻之间的情义。 7、衔恩者:有恩于人的人。妻孥:《诗·小雅·蓼莪》中有“无父母诒罹”句,后因称妻与子女为“妻孥”。寄食频:频繁寄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沈氏是故丈母,即岳父之妻,诗人对她很敬重
【注释】 ①爱女:爱妻。终身托,把妻子终身托付给丈夫。 ②婴儿:指妻子所生的儿子。 ③黄泉:地下。 ④期:期许,盼望。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 开头两句“爱女终身托,婴儿半路遗”,是说爱妻把一生都托付给了丈夫,而自己却半路上失去了她。这里“托”与“遗”都是动词活用作名词,分别表示委托和遗留的意思。 三、四句“讣音非不达,忧思恐难支”,是说噩耗传来了,可我悲痛得无法承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我爱濂溪说,君能喜种莲。 - 这句表达了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在古代,人们常以“莲”象征纯洁和高雅,而“濂溪”则可能代表一个有学问、清贫的文人或隐士。这里,诸葛忠叟可能是在用这种比喻来表达他对外甥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如莲般纯净高雅,而种植莲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方式。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外甥的期待,希望他能继承并发扬这种高尚的品德。 2. 一经初建塾,双实遽呈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