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绍体
【解析】 这是一首写意诗,全诗以“梅”为题,通过描写梅花、瘦石、兰竹等自然物象,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题四清枕屏(其一) 横梅枝下兰为伴,瘦石拳边竹更长。 月上小窗人欲静,睡来清入梦魂香。(注释:在横卧的梅树枝下,兰花作伴侣;瘦硬的石头旁边,竹子长得更茂盛。月亮升起时,我正在小窗前休息,想让自己安静下来。睡梦中,闻到了兰花淡淡的香气,好像它已经飞到了我的梦里。) 赏析:
注释1:鹤 丹顶低回疑舞水,雪翎高展欲排云。也知尔得闲中趣,较得能闲更几分。 译文1:丹顶的鹤低飞时好像在跳舞,雪白的翅膀伸展开来仿佛要冲破云层。你也知道这种悠然自在的乐趣,比起那些能够找到闲暇的人,你的悠闲又多了几分情趣。 赏析1:本首诗是一首写鹤的小令。全词通过描绘鹤的动作和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鹤的喜爱之情。 注释2:丹顶 - 鸟冠上的红点;低回——盘旋;疑舞水 - 好像在水中舞蹈;雪翎 -
注释: 嚣市尘中无此清,竹风声应读书声。喧嚣的市集之中没有这般清新,竹风声应和着读书声。 一轩拥翠万玉瘦,正好著渠难弟兄。一扇子拥着翠色万般美好,正好适合你那难以相处的兄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嚣市尘中无此清”表达了诗人对喧嚣市尘的厌恶,以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次句“竹风声应读书声”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读书场景,竹风轻拂,读书声入耳
诗句释义: 1. 题松竹梅画扇 - “松竹梅”是中国传统的四君子,分别代表坚韧、高洁和清雅。这里提到的“画扇”可能是指一幅以这四种植物为主题的画作,或者是某种与这些植物相关的象征或寓意。 2. 扇招三友亦风骚 - “三友”指的是松、竹、梅,这是中国文人常用来象征高尚品格或坚贞节操的事物。这里的“扇”可能是指一种可以扇动的物体(如扇子),象征着通过艺术形式(如绘画)传达这些理念。 -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遂初晚饮:即“遂初晚酌”。遂初,指诗人的号。晚饮,指晚上喝酒。 书叶翻风傍酒樽,庭槐清影荫黄昏。 书叶,指酒杯上的荷叶。翻风,指酒杯被风吹动。傍酒樽,靠近酒杯。庭槐,庭院中的槐树。清影,清澈的影子。黄昏,傍晚。 新萤一点南窗下,来约灯花伴梦魂。 新萤,新的萤火虫。一点,形容萤光微弱。南窗,指南面的窗户。来约,邀请。灯花,指油灯上的灯芯。伴梦魂,陪伴着梦境。 赏析:
【注释】 ①仲和:即张仲和,字仲和。②慈溪:指慈溪县,在今浙江慈溪。③万卷:指书籍极多。④一寸心:形容思想境界高远。⑤圣功:极高的功德。⑥泰华:泰山、华山,均为五岳之首。⑦沧海:大海,此借指广阔的胸怀。⑧知音:知己的朋友。 译文: 我像张仲和一样,亲迎娶了慈溪的贤妻, 书中万卷,不如心中的一寸真知。 我追求的是崇高的功德,如泰山与华山之峻拔。 我的思想境界,如同深邃的大海,无边无际。 赏析:
【注释】 越:古国名,在今浙江绍兴一带。贺韩司户令子:指唐时贺知章的儿子贺朝。贺知章曾任秘书监、中书令等职,是唐代著名诗人。韩司户:指韩愈的官职。韩愈曾任吏部侍郎、吏部侍郎员外郎等职。司户:官名。 【译文】 一鹗秋风东越初,龙门春浪少踌躇。 客来多说新河过,古柳阴中闻读书。 【赏析】 《题越人贺韩司户令子得举诗卷》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王昌龄与贺之章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
【注释】 题韩季默春山图:即《春山图》。一作《题韩干画马障》。韩干,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春山”即指此画。带春云:春天的山峦上还飘浮着春天的细云。楼阁高低:指画中楼阁层层叠叠。日欲曛:太阳将要落下去。游冶客:泛指漫游的人。自平分:自然平均地分布。【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名贵国画作品的七律诗。诗中描写了一幅生动、逼真、充满生机的山水画,表现了诗人对这幅春山图的喜爱之情。全诗写景工巧细腻
【注释】: 紫芋:即芋头,是秋天的时令蔬菜。霜天:秋霜降临的时候。客居:寄居于异乡。应倩:应当请。野人:山野之人,这里泛指农人。竹炉:用竹子编成的炉子。拨:点燃。轻红火:轻轻拨动使火苗变红。暖衬:取暖之物来衬托。寒窗:寒冷的窗子。夜读书:在寒冷的夜里读书。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时节,诗人来到一位教授朋友的住所,受到热情接待和款待的情景。首句“紫芋霜天到客居”写诗人来到友人的家。紫芋
【注释】 梅花对饮:即以梅自喻,意指孤芳自赏。 盂饮花边更风度:用“孟”作酒器,表示清高。 石泉汤泼嫩盐齑:形容生活清贫。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花的七绝诗。诗人在清寒的月色中醒来,见梅花伴着晨霜,独自开放在低矮的窗前,于是便端起酒杯与梅花相对而饮。他以梅花自况,表明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爱的品格。最后一句写生活俭朴,表现了诗人不图享受、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浅显,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