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注释: 在禁林之中,我自己嘲笑自己老而无才,但最终还是找到了杭州的刺史。饮散之后,我依靠栏杆却感到怅惘,因为无法忘记故乡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谦之作,表达了他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对故乡生活的怀念。首句“禁林自笑老无才”,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奈和辛酸。他认为自己在这个官场中已经老去,却没有真正的才能,这让他感到非常的失望和沮丧。 次句“觅得杭州刺史来”
【释义】 武皇:指汉武帝刘彻;长卿:即司马相如,字长卿;吴王:指吴王刘濞,曾封楚王。此诗讽刺了汉武帝不知司马相如才华,只把他当作一般的词臣。“月中词客雪中梅”是说,在江南的月夜下,才子们赏花吟咏,而司马相如却只能像雪中的梅花一样孤独冷清。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五年(810年)冬。诗人当时任江陵(今属湖北)司马,与白居易、元稹同在京城长安任职,常一起出游赏景。此篇即是作者游江陵时所作的一首七绝
【注解】 ①和:酬唱。 ②汪正夫:即汪元量,南宋词人。 ③少陵:杜甫。 ④陆凯:《三国志·吴书》载:陆凯与范晔同游,见梅而咏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分上下两阕,上四下三句对仗工整,押平仄韵严谨。全诗用典贴切自然,不露痕迹。“苦教”句,语出陆凯的《杂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意思是说:我虽然在江南,但是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的礼物,只能送你一枝梅花
【解析】 “世上庸儿苦忌才”:世间的平凡人苦苦地忌讳自己的才能。 “脱身曾把虎须来”: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就拿出龙须草来。 “他年若隐吴门去”:他如果将来隐居到吴门(今苏州)去,从此真仙就不姓梅了。 赏析: 诗题一作《赠汪正夫》。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梅花自况,抒发了一种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诗的前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平庸,却不愿埋没自己的才能,要冲破世俗的束缚,像神龙一样自由自在,昂首挺胸
注释:在宴会上,洛阳的豪客才子们齐聚一堂。他们喝得烂醉如泥,翩翩起舞,春风拂过衣袖飘然而来。 明日再寻欢歌笑语之地,却见庭院中空留折枝残梅。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被折去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首联写座中之人都是洛阳的才子豪杰,他们酒后翩翩起舞,春风拂袖而来,画面生动活泼。颔联则是写明日再寻欢歌笑语之地时,却发现庭院中空留折枝残梅
注释:江南江北都有被贬谪的人,都是李白那样的才子。我来是为了欣赏这湖光山色。我希望能度过春天最后的寒冷,在腊月前欣赏梅花。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汪正夫所作的咏梅词。首句用拟人手法,把梅花写得有情有意,仿佛是特意来欣赏湖光山色的谪仙。次句以“爱”字领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后两句则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度过春寒,在腊月之前欣赏梅花的愿望,表现了作者与梅花之间的情感交流
【注释】 倒尊:将酒杯倒置,表示谢绝。 掷帽:古代一种礼节,即把帽子抛向空中表示敬酒,也用来表示拒绝喝酒。 愧新诗:惭愧自己的诗没有献给张仲巽,辜负了他的厚望。 后日:指以后的日子、将来。 追:追求。 自是:由于。 逸兴:超逸的兴致。 不关:与……无关。 南郡:指荆州,今属湖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酬答张仲巽的邀请而写的。张仲巽邀他同游龙山,他以倒樽掷帽为礼
注释: 杭州的别乘在有空闲之余才作诗给我,我戏作了一首佳篇寄给你。 已经教吴娘学新曲了,就在凤山亭下赏江梅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后所作,以咏物为题,借景抒怀。首句“杭州别乘有馀才”,表明诗人与友人离别时,友人还有闲暇时间来写诗。次句“戏作佳篇寄我来”,则表明这是一首戏作的小诗,寄托着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第三句“已教吴娘学新曲”,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想象吴娘学习了这首小诗的内容
碧凉繖下罩罗敷,只恐晴晖透锦襦。 醉倚玉栏问春色,此花胜得洛中无。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郑獬《次韵程丞相观牡丹》中的名句。诗句描绘了牡丹在夏日的阳光下,翠绿的凉篷下覆盖着罗敷,只担心晴天的阳光透过锦襦。诗人醉倚在玉栏杆上,询问春天的色彩,感叹这朵花胜过了洛中的牡丹。 诗中的“碧凉繖”形象地表达了夏季的炎热和牡丹花的清新。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牡丹花的生命力
酬张仲巽见督龙山之游渚宫曾燕菊千枝,落日须将急盏追。 料得山花也相爱,使君来晚不嫌迟。 注释: 渚宫:即渚宫亭,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曾燕:指曾与燕子共度春光的景色。 落日须将急盏追:夕阳西下时,人们急于饮酒消愁。急盏:指迅速饮酒。追:追赶。 料得山花也相爱:估计山上的花朵也会对这位使君(官名)喜爱。料得:猜测。 使君:这里指诗人的朋友张仲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