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注释: - 吾生岂鹰鹯:吾的一生难道像鹰和鹞子一样,被关在笼子里吗? - 胡为见羁绁:为什么看见我如同被束缚的鸟一样。 - 题鞭古胜地,落帽秋佳节:写下了鞭子的诗句,是在秋天的美好时节。 - 一为尘事牵:一旦因为世俗的事而受到牵连。 - 天兼水澄淡:天空和水流都是清冷透明的。 - 树与堤曲折:树木和堤岸都是弯曲的。 - 萸房露应重:山茱萸的房间应该充满了露水。 - 菊艳晨可撷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 晋衰士不竞,识者逃其名。 陆生起江湖,文藻振英声。 遂令昆丘号,长配山不倾。 君看玉就毁,孰与樗全生。 译文: 晋朝衰落时,士人不再积极争取功名,有识之士纷纷逃避其名。 陆生的才华如起于江湖的波涛,他的文章才藻振作,名声大振。 于是使得他在昆丘的名声长存,像山一样稳固。 你要知道,玉石一旦破碎,就无法恢复原状;而樗树虽然不成材,却保全了生命。 赏析: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出身岂明代,涉祸固以深。 - 解释: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指宋代),遭遇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 - 译文:你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所遭受的灾难非常严重。 2. 一观废兴迹,可用当所箴。 - 解释:观察一下那些被废除或兴盛的事物,可以用这些来作为劝诫的箴言。 - 译文:观察一下那些被废除或兴盛的事物,可以用这些话作为劝诫的箴言。 3. 高门非昔时,乔木或遗阴。 -
注释: 秦王:秦始皇。 骋奇观,不惮阻且修:驰骋奇异的景观,不怕道路险阻。 万里走辙迹,八荒开囿游:走了万里路,足迹遍布各地,在八方荒远的地方游玩。 劳歌久已息,遗筑今尚留:劳累的歌谣早已停止,遗留下来的建筑仍然保留。 千载威神尽,骊山空古丘:千年的威严和神力已经消失,骊山变成了空荡荡的古代坟墓。 赏析: 这首诗是顾林亭在华亭赋十题时所创作的,其内容主要是描绘了秦皇的辉煌与衰败,以及其留下的遗迹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和平甫的一首和诗,内容主要是赞美他们的才华和气质。下面是逐句释义: - 炎风得秋亦已凉,喜抱尘策罗南窗。 -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现在天气凉爽,我高兴地抱着我的书卷坐在南窗下。 - 策中古人不可见,独咏君子予心降。 - 书中的历史人物已经看不到了,但我独自吟诵那些高尚的君子,我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 - 高文大论日倾吐,响快有类钟应撞。 -
这首诗的译文是: 华亭谷中水波荡漾,水流源远流长。 起初像小小的源头,后来汇成大江大河。 寒光皎洁可鉴,岚光郁结浮动。 应当脱掉尘世的羁绊,在秋天到潭边洗涤自己。 注释解释如下: - 穹穹:广大无边的样子。 - 华亭谷:地名,位于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之滨。 - 不竭流:永不枯竭的流水。 - 滥觞:古时指江河发源地,这里泛指小溪、小河。 - 终载舟:最终能载人的船。 - 寒色皎可鉴:形容水色清澈如镜
柘湖沦于此,柘山岿然濒。 复惊秦时女,化作湖上神。 世事喜反覆,孰能识涯津。 物变虽万殊,不惑固有人。 注释:在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区)赋十题,依韵写顾林亭。柘湖沦此地,即柘湖沉没于此地,指华亭县境的柘湖。柘山岿然濒,巍峨的柘山屹立在湖岸边。复惊秦时女,化为美丽的女子。化作湖上神,指化身为美丽动人的湖上女神。世事喜反覆,世间的事常常变化不定。孰能识涯津,谁能了解其中的道理?物变虽万殊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 寒泉发何年,四序常自平。 上凛冰雪气,中密瑶玉声。 岂无蛇蜮潜,但见沙水清。 妄饮亦可戒,山木令人酲。 注释: - 寒泉发何年,四序常自平。这句话描述了寒泉一年四季都清澈透明,不受四季变迁的影响。 - 上凛冰雪气,中密瑶玉声。这句话描绘了泉水表面仿佛覆盖着冰雪般寒冷,内部却有如瑶玉般的清脆声音。 - 岂无蛇蜮潜,但见沙水清。这句话表达了虽然周围可能有毒蛇潜伏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方冬气潜温,得晚阴始重 - 注释:冬天的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有了晚云的遮蔽,所以开始显得有些温暖。 2. 狂随风力翻,怒若云面涌 - 注释:狂风如同被激发,翻卷着天空。它的力量之大,仿佛要冲破云层,形成一片汹涌的云海。 3. 中微玉霏屑,后盛毛纷氄 - 注释:雪花飘落,如同玉石般细腻,逐渐增多变得繁密。 4. 寒光动城阙
注释: 1. 昔人久尘土,问林得其居:古人早已埋没在尘土中,请问树林里的人家,他们的居所在哪里。 2. 但传故老言,安知密与疏:只是传闻旧时老人的话语,又怎么知道是亲近还是疏远呢? 3. 平湖无遗宇,寒烟生废墟:平坦的湖面上没有遗留的屋宇,寒冷的烟雾升腾到废墟之上。 4. 风流未都尽,犹赖著书馀:虽然风流已经结束,但是仍然有著书的余韵留存。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