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
注释: 墙上挂着一盏灯,堂前摆放一个酒台。 郁闷时打了三杯酒,哪里能找到愁闷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灯盏和酒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忧愁之情。首句“壁上安灯盏”描绘了一幅画面,墙上挂着一盏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次句“堂前置酒台”则进一步描述了这个场景,堂前摆放着酒台,暗示着宴饮和欢聚的气氛。然而,诗人并没有陶醉在这种气氛中,而是通过“闷来打三盏”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和烦恼
注释:杀人的必须是杀人的人,当下一刀就能把人分成两段。虽然头臂受伤但是剑刃锋利,还不如秦朝时用刀轹钻。 赏析:诗中的“杀人汉”指的是杀人的人,“杀”字是动词,表示杀死的动作。“当下一刀成两段”意思是,只要一刀下去,就可以把人分成两段。这里的“两段”指的是人的两段身体,也就是头颅和四肢。这两句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杀戮行为的厌恶和谴责。 诗中的“头臂虽亏剑刃锋”可以理解为
注释:这首诗是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13首,描述了一位人物的才华横溢和出众的能力。 译文:这个人一口气就能吸尽西江的水,他的才华和能力无人可比,他的名字就是“甲乙丙丁庚戊己”。 赏析:此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一位具有超凡才能的人物。诗中“一口吸尽西江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该人物的非凡实力,同时也暗含其深厚的内力和强大的实力。而“甲乙丙丁庚戊己”则暗示了此人在五行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杨岐一头驴,只有三只脚。 潘阆倒骑归,攧杀黄幡绰。 译文: 杨岐寺中一头驴,只有三个蹄子,无法行走。潘阆倒骑而归,摔死了黄幡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故事的描写,展示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其中,潘阆倒骑而归,摔死了黄幡绰,这一细节既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而杨岐寺中一头驴,只有三个蹄子,无法行走,则形象地描绘了驴子的命运多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小鱼吞大鱼:喻指小人物吞没了大人物。 直路太萦纡:直道太曲折,道路太迂回。 古帆休更问:不要追问过去的事情。 处处得逢渠:到处都能遇到。 【赏析】: 《颂古》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咏古人来抒写自己的感慨。此首咏史,以“小鱼吞大鱼”比喻小人吞食了贤才良能的君子,而自己却安然无恙,这是对当时小人当道的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愤怒谴责。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金刚圈:即“金刚经”。金刚,指坚固。圈,圆也。 栗棘蓬:栗树和荆棘蓬草,都是植物名。 玄沙:佛教语,意指佛性。三种病:三种烦恼。石巩:指石头做的门户。一说为地名,在今河北景县。 直截:明快直切的。君:这里指作者自己。 新罗:古国名,在朝鲜半岛东南部,是古代高句丽的旧地,后被百济所灭,又由新罗复国,至唐开元中才灭。在海东:指新罗在东方。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九十二 老青原,没缝罅。 译文:老青原,没有缝隙和裂痕。 注释:老青原,指古老的青石板或青砖。没缝罅,指没有缝隙和裂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老青原的古朴和沧桑之美。"老青原"一词,既体现了对古建筑、古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又展示了岁月流转中的痕迹和痕迹中的岁月。 问佛法,酬米价。 译文:询问佛法,回报米价。 注释:问佛法,指向僧人请教佛教教义。酬米价,指用粮食来报答僧人的教诲之恩
注释: 五逆闻雷,曾参颜回。 五逆:指五种恶行或罪恶,即杀父、杀母、教讼、作淫、酒色等。闻雷:听到雷声,比喻听到天报。曾参和颜回,是古代两位贤人的名字。 一粒豆子,爆出冷灰。 一粒豆子,比喻微小的存在。爆出冷灰,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被揭露出来,受到惩罚。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听到了天报,就像听到了天报,因为曾参和颜回都是贤人。一颗豆子的种子,却能爆出冷灰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情被揭露出来
注释: 直出直入,当面不识。 意指直接从正面出现或消失,让人无法识别其形状。 更拟如何,著甚死急。 表示再怎样着急也来不及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即物体突然从正面出现或消失,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未存在过一样。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常见,但在诗歌中却能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意境。诗中的"直出直入"、"当面不识"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奇特现象的特征。同时
注释:云门山的和尚鉴咦,很少有人知道。 无孔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