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
【注释】 猛焰:猛烈的火焰。蚊蚋:蚊子、苍蝇等小昆虫。泊:停歇。死尸:尸体。任是:纵使。三头并六臂:古代传说中大禹有三个头颅,六个手臂。比喻强大的力量。望风:见风吹动旗帜,就知道自己军队已败了。竖降旗:倒插旗,表示投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写大禹治水,以表现其威猛无比的气度和才能。 首句“猛焰不容蚊蚋泊”,写夏禹治水时,水势汹涌,蚊蚋等小虫都无处落脚,连水里的尸体也难以停留
注释:痴人面前休说梦,意思是在愚人面前不要说梦话。生铁团上须寻缝,意思是生铁团(即铁块)上有裂缝需要修补。明明说与却佯聋,意思是明明告诉你,你却装聋。只管外边闲打鬨,意思是只是在外面胡闹捣乱,不务正业。 赏析:这首小诗用诙谐的语言讽刺了那些喜欢说大话而又不肯实干的人。他们口口声声说要干一番大事业,实际上却是无所作为,只会在外头胡闹捣乱。作者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这种虚妄行为的批评和讽刺
注释:新媳妇骑着驴子阿家牵着,阿家不给她鞭打。回到家中人们还不认识她,从今以后她懒得再出门前。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新媳妇第一次被夫家接来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的动作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新媳妇初到夫家的羞涩与娇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俗习惯。 首句“新妇骑驴阿家牵”,描述了新媳妇骑着驴子被阿家牵着的场景。这里的“新妇”指的是刚被夫家接来的新娘,“阿家”则是指新郎的家人
注释:我的身体不移动,脚步也不移动。 走掉金师子,捉住玉麒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坚守和自律。他既不为外物所动,也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他的这种坚定的态度和决心,就像金师子和玉麒麟一样,都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原诗如下:境话会来虽未是,却问如今作么生。清凉元本鼻头直,夹山依旧两眉横。 注释: 1. 境话会来虽未是:此句表明了某种情况或问题虽然看似即将到来,但实际上可能尚未完全显现或实现。 2. 却问如今作么生:询问当前的情况或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3. 清凉元本鼻头直:指内心的清净和本源的明朗直率。 4. 夹山依旧两眉横:形容外在的困难或挫折仍然存在于心中。 译文:
在宋代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六十》中,诗人通过平报不平的行为,揭示了王法本无亲的主题。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关键词注释: 1. 平报不平:指以公正的态度来处理不公正的事情。这反映了宗杲对于正义的坚定追求和对不公平现象的强烈不满。 2. 王法本无亲:指出法律本身是中立的,不应偏袒任何一方,暗示了宗杲对传统司法公正性的怀疑和批评。这种看法在当时社会中具有相当的争议性
在宋代释宗杲的一首偈颂《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六十二》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人生、世态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解析及注释: 1. 诗句解读: - 夜半明星当午现: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夜深时分,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如同白日般的太阳一般照耀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星辰不变的永恒。 - 愚夫犹待晓鸡鸣:这里的“愚夫”可能指的是那些不明事理的人,他们在清晨仍然期待着鸡鸣声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
诗句原文: 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 奈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宗杲的作品,描述了祖父的田地被卖光,但家中仍有一棵树,这棵树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矛盾和纠结的象征。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祖传田地被卖而心中无法平静的情感。首句“祖父田园都卖了”直接点明了主题,揭示了祖辈留下的遗产被无情地夺走,让人感到心痛
注释:巍峨的大弥卢山,并非因为力大才如此,而是它自有其神奇之处。即使你不去理会它的言语含义,但它仍然会在你的面前展现出它的真实面目。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大弥卢山的雄伟景象和神秘力量。首句“巍巍一座大弥卢”直接描绘了大弥卢山的壮观景象,让人感到无比震撼。第二句“荷负非干气力粗”则揭示了大弥卢山之所以能如此高大的原因并非仅仅依靠力量,而是有着其他的因素。这里的“荷负”可以理解为承受、承载的意思
【注释】: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六十八 云门乾屎橛,全超法报化。云门寺,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是少林寺的祖庭之一。乾屎橛,是一种佛教修行用的器具,形状像一根干硬的粪橛子。 无事出山游,百钱杖头挂。意思是说,云门寺的僧人在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出来游玩,他们把百钱挂在杖头上当作饰品。百钱,是一种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通常指一百文钱。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云门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