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
以下是对《王命论》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昔在帝尧之禅 - 释义:从前,在帝尧传位的时候,他曾说:“啊!你舜,上天的重任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后来舜又把这个任务传给了禹。 - 赏析:这里反映了古代帝王继承和传承的制度,强调了天命与个人努力的结合。 2. 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 释义:又说:“啊!你舜,上天的使命就在你的身上。” - 赏析:通过“天之历数”和“天的使命”两个关键词
【诗句】 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挥洗,揖哪生之说。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若乃灵瑞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温妊高祖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王命论 是故鸳赛之乘气不骋千里之途;燕雀之畴,不奋六翩之用 ;寞税之材 ,不荷栋梁之任;斗答之子 ,不秉帝王之重。《 易》 曰:“鼎折足,覆公谏 。”不胜其任也。当秦之末,豪杰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妇,而世贫贱,今卒富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婴从其言,而陈氏以宁 。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是时
这首诗是王命论,作者是汉朝的王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 - "历古今之得失":指的是观察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 - "验行事之成败":指的是验证实际行动的成功或失败。 - "稽帝王之世运":指的是考察帝王的统治运势。 - "考五者之所谓":指的是根据五种标准来评判事物的价值。 2. 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
《北征赋》是班彪借以自抒怀抱的一篇作品,通过对北征途中所见到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乱世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下面是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班彪生活在东汉末年,目睹了天下大乱的局面。他通过《北征赋》反映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不得不北征以避战乱,同时表达出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 2. 主要内容:班彪在文中首先描述了自己遭遇世之颠覆与填塞之厄灾
这首诗是《北征赋》,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与注解: ``` 北征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 - 诗句翻译:我登上了高高的城墙,眺望远方的山岭;我怜悯着那些狡诈的匈奴人,他们扰乱华夏安宁;我钦佩汉朝的皇帝
余有事于淮浦,览沧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驰鸿濑以缥鹜,翼飞风而回翔。顾百川之分流,焕烂漫以成章。风波薄其裔裔,貌浩浩以汤汤。指日月以为表,索方瀛与壶梁。曜金璆以为阙,次玉石而为堂。蓂芝列于阶路,涌醴渐于中唐。朱紫彩烂,明珠夜光。松乔坐于东序,王母处于西箱。命韩众与岐伯,讲神篇而校灵章。 愿结旅而白话,因离世而高游。骋飞龙之骖驾,历八极而迥周。遂竦节而响应,忽轻举以神浮
昔在帝尧之禅 ,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 。”舜亦以命禹 。暨于翟、契气咸佐唐、虞 ,光济四海,弈世载德 。至于汤、武 ,而有天下。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摇一焉 。是故刘氏承尧之作,氏族之世著于《 春秋》 。唐据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 ,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柞,必有明圣显鳃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故能为鬼神所福飨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 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 西汉末年,为避战乱至天水,依附于隗嚣,欲劝说隗嚣归依汉室,作《王命论》感化之,结果未能如愿。 后至河西(今河西走廊一带 ) , 为大将军窦融从事 , 劝窦融支持光武帝。 东汉初,举茂才,任徐县令,因病免官。 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 写成《后传》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