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燮(号板桥)所作,表达了他与好友姚燮的深厚友谊。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月共故人来,柴门向晚开。 - “月共故人来”指的是月亮和老朋友一道到来。这里的“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 - “柴门向晚开”描述了主人公的家门在傍晚时分被打开的情景。这个动作可能意味着主人公已经等待了很久的朋友终于到达了。 呼僮先下榻,携手重登台。 - “呼僮先下榻”意味着主人招呼仆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诗人对黔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押韵整齐。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飞云与牟珠,奇幻两擅胜。——这里的“牟珠”可能是指黔山中的明珠,象征着黔山的美丽和神奇。 偶因介通衢,遂尔引游兴。——偶然间,诗人因为道路通畅而引发了游览的兴趣。 轩舆镇阗骈,诗什竞持赠。——诗人乘坐着装饰华美的车子(轩舆),周围聚集了众多的行人(镇阗骈)
黔山 黔山无奇,众峰错落有致。 众峰交错,高低起伏,形态各异。 注释:黔山,即今天的贵州境内的山脉,地势险峻,群峰耸立。无奇,意味着黔山上没有奇特的风景或名胜古迹。众皱互高下,形容黔山的山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译文:黔山没有奇特之处,众多山峰错落有致。 黔山了无奇,众皱互高下。 互古人天西南,难以远行。石棱横钩衣,沙砾乱戛踝。脱愁上竿鱼,蹶恐注坡马。如何五丁迹,步步不相舍。庶几生我面
西山题名作 自有此山有此石,万古无人留笔迹。 我曹乃欲记姓名,应被山灵笑哑哑。 伊子蹑屩汀州来,非是寻常行路客。 过庭墨妙擅八分,不倩磨岩真可惜。 解衣十丈绳梯登,兔豪秃蘸墨几升。 庚庚石理细熨帖,云烟吐纳龙鸾腾。 萍踪偶借墨缘结,好事还凭后人说。 江流永奠民患消,此日题名应不灭。 译文: 我有这座山和这块石头,万年无人留笔迹。 我想记录名字,会被山灵笑话的。 他儿子穿着鞋子踏着汀州的石头来
黔山 马尾一山落, 马头一山起。 山山不知名, 日月但如此。 注释: - "黔":指贵州,这里指代贵州的山。 译文: 马尾一山落下, 马头一山升起。 山山不知名, 日月却如此运行。 赏析: 这首诗以马尾和马头的形态比喻山脉,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起伏与变化。首句“马尾一山落”和“马头一山起”,通过马的动作来表现山脉的形状,形象生动。第二句“山山不知名”,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山脉的陌生感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肃武亲王墓前的松树,展现了其坚韧不屈、威武雄壮的形象。 首联“苍虬力拗千霄势,却走横枝塞空际。”描绘了松树的高大和力量,它像苍龙一样,用力地扭转着天空,使得树枝横贯天空。 颔联“惊涛倾泻万壑风,浓荫周遮百弓地。”则表现了松树在狂风暴雨中的坚韧和顽强,它的枝叶浓密,能够遮挡住风雨,保护下方的土地。 颈联“梢长叶密骨干重,架木盘盘四围捧。”进一步描述了松树的形态
潮阳吊黄义士 一介远游士,身亡国社墟。 旅魂三尺土,遗迹几箱书。 食禄生堪愧,求仁死不虚。 至今莲幕下,香火佛龛如。 注释: 1. 一介远游士:指一个远方游历的士人。 2. 身亡国社墟:形容国家和民族已经衰败到几乎无存的地步。 3. 旅魂三尺土:形容诗人的悲痛如同在三尺厚的土地上留下的痕迹。 4. 遗迹几箱书:表示诗人对黄义士的思念之情,仿佛他的事迹就像几箱子的书一样,让人难以忘怀。 5.
月共故人来,柴门向晚开。 呼僮先下榻,携手重登台。 记否吹箫夜,依然入画梅。 经年话相忆,冷拨地炉灰。
黔山了无奇,众皱互高下。 互古天西南,难为远行者。 石棱横钩衣,沙砾乱戛踝。 脱愁上竿鱼,蹶恐注坡马。 如何五丁迹,步步不相舍。 庶几生我面,开心待输写
自有此山有此石,万古无人留笔迹。 我曹乃欲记姓名,应被山灵笑哑哑。 伊子蹑屩汀州来,非是寻常行路客。 过庭墨妙擅八分,不倩磨岩真可惜。 解衣十丈绳梯登,兔豪秃蘸墨几升。 庚庚石理细熨帖,云烟吐纳龙鸾腾。 萍踪偶借墨缘结,好事还凭后人说。 江流永奠民患消,此日题名应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