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芳
【注释】 年几八十复何求:年纪大了,还有什么要求呢? 寡过无能问自羞:很少有过失,自己都感到惭愧。 朋友邀吾行善事:朋友邀请我来做好事。 前愆可改免忧愁:以前的失误可以改正,可以避免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除夕书感诗,抒发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情怀。开头两句说:“年几八十复何求,寡过无能问自羞。”意思是我已经年近八十,还有什么要求呢?我很少有过失,自己都觉得惭愧
注释: 1. 万户千门外,芳林列几行。 - 注释:形容景色壮观,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中。 2. 叶方滋雨嫩,莺始带烟藏。 - 注释:描述春天的景象,树叶刚刚长出,鸟儿在雨后显得更加娇嫩。 3. 深处栖宜稳,高枝借不妨。 - 注释:强调树木的生长和选择栖息地的重要性,适合深居者稳固,高枝也足够支撑。 4. 缕疏晴更翠,巢暗午犹凉。 - 注释:描绘早晨阳光透过树梢时,光线柔和而明亮
【注释】 ①晚年偶吟:指作者晚年时偶然吟诵。 ②寒窗半读耕:在冷清的书房中,半生时间都用来读书。 ③登科甲:考中科举。 ④立功名:建立功业和名声。 ⑤门前五柳:晋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故称。 ⑥融融:温暖、和煦的样子。 ⑦过此生:度过余生。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晚年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代表作。 “十载寒窗半读耕”,诗人说自从二十岁起就埋头苦读
【注释】 年几八十复何求 :年纪已高,再也没什么追求了。 寡过无能暗自羞 :少做了事,没有能力,感到惭愧。 亲友邀吾行善事 :朋友、亲人们请我去做好事。 前愆可补免生愁 :以前的错误可以弥补,可以避免产生愁绪。 【赏析】 这首诗写晚年的自警,劝勉人们要“行善事”。 首句写自己已年老,无所追求,但内心却有惭愧。 二句是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也犯了过错,但已经老了
年几八十复何求,寡过无能问自羞。 朋友邀吾行善事,前愆可改免忧愁。
万户千门外,芳林列几行。 叶方滋雨嫩,莺始带烟藏。 深处栖宜稳,高枝借不妨。 缕疏晴更翠,巢暗午犹凉。 玉树新遮碧,金衣半露黄。 春教舒锦幄,调欲谱银簧。 绕屋阴仍浅,迁乔愿早偿。 乘时来奋翼,鸾凤并翱翔
十载寒窗半读耕,幸登科甲立功名。 门前五柳吾曾学,只愿融融过此生。
杨士芳,字兰如,号芸堂,清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 杨氏出身贫困农家,奋发向学,咸丰三年(1853)中秀才,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为宜兰首位且唯一的进士,曾被分派浙江绍兴知县,但因父丧在家守制,从此长居宜兰,未曾任官,终生热心投入地方文教事务。 同治八年(1869)倡建孔子庙,同治十三年(1874)请建延平郡王郑成功专祠于台南,奉敕照准。
杨士芳,字兰如,号芸堂,清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 杨氏出身贫困农家,奋发向学,咸丰三年(1853)中秀才,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为宜兰首位且唯一的进士,曾被分派浙江绍兴知县,但因父丧在家守制,从此长居宜兰,未曾任官,终生热心投入地方文教事务。 同治八年(1869)倡建孔子庙,同治十三年(1874)请建延平郡王郑成功专祠于台南,奉敕照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