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巩
【注释】 南游:泛指游览。 感兴:触景生情,即感慨。 江流:指东流的长江水。不回:不能回流。 日暮:傍晚。东风:春风。春草绿:春天里新长出的草色发绿。越王台: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城西,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越王台而感发前朝之事,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临越王台而触发对历史的遐想,从而引发出“伤心”之情。诗人登高远望,眼前只有滔滔东流的长江水
《寄南游兄弟》 诗一:书来未报几时还,知在三湘五岭间。 注释: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他们可能身处偏远之地的情况。"书来未报"暗示着书信尚未收到,而"几时还"则表达了对亲人平安归来的期待。"知在三湘五岭间"则具体指出了兄弟可能所在的地理位置——三湘和五岭之间。 赏析: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关切之情,以及对兄弟安全和归期的关注。 诗二:独立衡门秋水阔
【注释】 代邻叟:替邻舍老翁写诗。 七十:古称年满七十为“耆”,七十岁的人,这里指老农。 就暖:即起床。支羸:身体瘦弱,这里指年迈。 支:支撑。 儿孙:子女、孙辈。身外事:家事。 闲梳白头:指自己头发已经花白。 对残阳:面对着太阳落山。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写老人的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其对人生的感慨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 首句“年来七十罢耕桑”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及生活状态
【注释】 江陵:今湖北江陵,唐时为州治。李六二:指元稹(779-831)。十二韵:诗有八句,共十二行,每行为五言或七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陵遇元九之后写的一首纪事诗,记录了与元九相见的情事。 首联“自见人相爱,如君爱我稀”,写自己见到他人相互间的感情深厚,而自己的爱意却很稀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元稹的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怀念。 颔联“好闲容问道,攻短每言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诗歌的主旨意思和诗人的情感态度,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以及手法等。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句,意思是我寻找道者隐居的地方却没找到;“篱外涓涓涧水流”,描写了一幅山涧溪流图,以涧水为线索,描绘出一幅清丽幽远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槿花半点夕阳收”,槿花落尽黄昏时,点明季节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欣赏。 宫人斜 离宫路远北原斜,生死恩深不到家。 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 注释: 宫人斜:即《宫词》,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离宫路远北原斜:离宫路是指通往皇宫的路,北原斜指的是道路弯曲,地势低洼。 生死恩深不到家:生死之恩深厚,但终究不能长久在一起。 云雨今归何处去:云雨指男女之情,今归何处去指不知他们现在在哪里。 黄鹂飞上野棠花
【注释】 ①新营别墅:新建的别墅。家兄:兄长。 ②野人:指隐居山林的人,这里借指作者的兄长。 ③买得西山:意即在西山购买房产。 ④此度归来晚:这一次回来晚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兄长的一首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表达了对兄长归隐的羡慕之情。 首句“懒性如今成野人”,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诗人说自己现在变得像是一个无拘无束的野人,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地位。
【注释】 武陵溪:指武陵源,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 鹤病深林玉在泥:比喻刘禹锡因遭贬谪而心情沉重。 今日太行平似砥:指今天武陵源的山势平坦如磨刀石。 九霄初倚入云梯:指刘禹锡被贬后,心情舒畅,如同站在云梯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武陵源的山势平坦、景色秀丽,以及刘禹锡被贬后的轻松心情,表达了对友人刘禹锡的深情厚谊和对他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首句“十年憔悴武陵溪”
《新罗进白鹰》是唐代诗人窦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关的背景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御马新骑禁苑秋:描述了皇帝骑着新买的马在秋天的皇宫禁地中游玩的情景。 - 白鹰来自海东头:指出这只白鹰来自遥远的海东地区。 - 汉皇无事须游猎:表明皇帝闲暇无事,需要到野外打猎来消遣。 - 雪乱争飞锦臂鞲:描绘了雪中白鹰与猎物争夺的情景,以及它们翅膀上的彩绘
【注释】 护霜云:指秋天的云,因秋季常有寒露。 映月朦胧:月光下,云影映照在井口桐树之上,使井口变得模糊不清。 乌鹊争飞:喜鹊因秋夜寂静而惊起,纷纷飞向高处。 半夜酒醒:夜深人静时醒来。 不觉:没有感觉。 满池荷叶动秋风:池塘里的荷叶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赏析】 “护霜云映月朦胧”,写月色和云彩。“护”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色的珍惜之情。“映月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