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常见古诗文名篇的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准确把握诗歌中的重点诗句的意思。 “雪夜怀恪一辈为求籴旴江”:雪夜之中,怀念着恪(kè,同“确”)一辈人去向旴江一带购粮。“雪夜”交代了时间是寒冷的冬季,“恪一辈”即“恪九”,指作者友人,“为求籴”说明去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晓窗偶成”等,然后分析每一联诗的意思,再结合注释、重点字词的含义和手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即可。 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抒发了作者晚年的感慨。全诗前两联写自己年老体衰,志向不再;后两联写自己对时光荏苒,来日无多的惋惜。首联点出自己的境遇,颔联写自己对年老体弱的自嘲与自怜,颈联写自己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夜读感怀: - 夜读:夜晚在灯下读书,通常指一个人独自沉浸于书中世界,享受知识带来的心灵愉悦。 - 感怀:因某种情感、经历或景象而引起深切的思考和感受。 2. 为圣为贤当日事,流风馀韵后人思: - 为圣为贤:追求成为圣人或贤人,这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和智慧的极高追求。 - 当日事:指的是过去的事情,强调了这些行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 - 流风馀韵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与评价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通读全诗,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来分析,最后结合诗人的情感来理解。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第一句写日光照耀着曙色中的宴席,“儒衣秩秩”“拜钧天”点明时间、地点及对象,“化日曈曈照曙筵”一句,化用《古诗十九首》“晓星正新汉”,以晓星喻指太阳
【注释】 即事:应景之作。简编:指书信、文稿等。 【赏析】 诗是写闲情逸致,以幽居自适的生活乐趣和对春天的热爱为题材,表现了诗人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心境。 首句“墙角溪头日日来”写闲居生活之悠闲。次句“境幽偏称病中怀”,写病身之安适。第三句“简编随处微吟罢”,写与书为伴之乐趣。末句“时探梅花次第开”,写赏花之乐。全诗以景语入诗,以情语出之,写得自然而又有情趣,不落俗套。 此诗前四句写居室清幽
【注释】 阁夜:指作者在京城时所作。芸阁:指书屋。芸阁重歌,即重新吟诵。紫陌:古时帝王所经之路,后泛指皇帝的行宫。百岁光阴:指一生的岁月。十年身世:指十年的仕途生活。为心:当作心事,指对前途的看法。 【赏析】 《阁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通过写自己漂泊异乡、思念家人的情怀,表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现实。全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语言简练。
尘窗黄卷日埋头,时唤诸孙度雪桥。 注释:尘窗黄卷指的是书房中的尘封窗户和黄色的经卷,指读书人。时唤诸孙度雪桥是说在寒冷的冬日,他叫儿子去踏雪过小桥。 极目长村云渐薄,几多寒馁望青霄。 注释:极目长村指的是远望着村落,云渐渐变薄了是形容雪景。几多寒馁望青霄是指看着天空中飘洒的雪花,心中充满了渴望与期盼
霜叶烧残更寂历,寒灰拨尽独沉吟。 注释: 霜叶烧残(比喻时光的流逝):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像秋天的霜叶一样,燃烧殆尽,留下的只有一片寂静。 更寂历(更深沉、更寂寞):形容夜晚的寂静,比白天的寂静更加深沉。 寒灰拨尽(比喻事物的终结):形容事物已经到了尽头,一切都已经消失。 独沉吟(独自沉思):形容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沉思。 细看隐隐云留象,默感生生造化心。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理解的能力。解答时,要通晓诗意及结构,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联想作答。“隆孙诞日”是说孙子出生了。“人生须作好男儿,德业从来贵及时”,意思是人应该做一个有作为的好男子,德业的建立应当在时机到来之时;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首联,起兴。第二联“虚度光阴真可惜,几时能听老夫诗?”是说白白地浪费掉时间真是可惜,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我的诗呢?这是全诗的重点。 【答案】
【注释】 东陂: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石泉:指东陂附近的石钟山。吴贞:诗人的朋友。霁色:雨后初晴的天色。穫稻忙:收获庄稼。归步缓:步行回家的速度放慢了。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写与朋友吴贞游东陂石泉的情景。首句“初冬天气已严霜”,描绘出初冬的寒冷景色,点明时令;次句“霁色家家獲稻忙”,写出了农事的繁忙,渲染了丰收的气氛;三、四两句写诗人漫步于红树丛中,归家步子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