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注释】 宿分水岭:在福建境内的武夷山中,有一段称为“九曲”,其中最曲折处,名为“分水岭”或“分水关”.诗人由江西入闽,经过此处,遂留宿。 蹑尽崎岖(qī jī):踏遍了险峻的山路。蹑,走;尽,尽;崎岖,山路不平。 白云堆里(wéi)宿闽关:在山中白云缭绕的地方住宿。闽,指福建省。 萧萧风雨清明候:指清明节时风雨交加的景象。萧萧,风雨声。 千里琴书此地还:指从江西到此地,可以弹奏音乐、阅读书籍。
【注释】 铅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县。 赤土亭:即赤土亭驿,在江西铅山县。 笋舆:竹舆,用竹子做的小轿。 傲兀:高傲的样子。 岑:峰,岭。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自叙其由江西铅山出发,途经赤土亭、宿于客店的行程。首句写日色将落未落之时,客旅匆匆,急于赶路的情景;二句写旅途中遇客舍而宿,分得片刻之闲,与客共话;三句写竹舆行于山中,欢声四起,十分高兴;末句写即将到达目的地,准备收拾行装,启程归去
【注释】 1. 借问山川群草木,当年曾识晦翁无:向山中的人打听山上的草木,当年曾经认识过晦翁(朱熹)没有? 2. 寸心孤:指诗人的心志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 何幸:何为有幸,何为有幸。 4. 往哲途:往昔的圣贤之道。 5. 晦翁:朱熹,名熹,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 6. 赏析:诗人在铅山道中,询问当地的山民是否认得朱熹
注释:在乱石丛中,一轿子穿过,水源穷处,感人之处多。 高踪邈远,乾坤古旧,白雪阳春,奈若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铅山道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首句"乱石丛中一轿过"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艰难险阻,暗示了诗人此行的艰辛。第二句"水源穷处感人多"则展现了水边景色的优美与宁静。第三句"高踪邈矣乾坤古,白雪阳春奈若何"则是对诗人心境的抒发,既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奈的情感
赠崇安于茂宰 见说金台一盍簪,偶经花县更论心。 要知礼下诚吾事,须识劳谦是乃箴。 注释: 1. 见说金台一盍簪:听说你在金台这个地方做官,却放下了官职。盍(hé),通“合”,停止,这里是说放下官职的意思。2. 偶经花县更论心:偶尔经过花县这个地方,就和你谈论一下心志。3. 要知礼下诚吾事:要知道在礼节面前,诚信是我的本分。4. 须识劳谦是乃箴:必须知道勤劳和谦虚是做人的警言。5. 金台:指金坛县
【注释】 武夷:在福建省西部,山名。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九曲:指九条溪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行至武夷山途中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武夷风光的喜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首句“细数前程归兴浓”,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即游山玩水,抒发情感。第二句“停舆更恋武夷峰”,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武夷山的眷恋之情。第三句“棹歌九曲今犹昔”,则进一步展现了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悠久的历史。最后一句“谁和千秋万古风”
注释: 去年在楚地赋写了家鸡,今年在闽邦谈论本支。一一听到孙烦寄语,超越常人是男子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两首诗歌,表达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感受。 第一句“去年楚地赋家鸡,今岁闽邦话本支”,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主题:去年的诗歌以描述家鸡为主题,而今年的诗歌则以讨论本支为主题。这两种主题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水平。
【注释】 1. 界牌铺道中:在驿站的界牌铺里等待。 2. 前途急急意迟迟(“急”和“迟”都指时间):我急于赶到,却又迟迟不前,形容内心矛盾、犹豫不决。 3. 宁忍名邦别所思:宁愿忍受离别故乡的苦痛。“名邦”指故乡。 4. 岭头惆怅处:站在山岭上,思念着家乡的地方。 5. 蒙蒙细雨湿征衣:细雨濛濛下个不停,衣服被淋湿了。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游子离愁别绪的诗。诗人在驿馆中
注释: 1. 百里郎君跃马来:百里姓的人骑着马来到。百里郎君,指文公先生之子伯升。跃马而来,形容其行动迅速。 2. 恭承家命顾非才:我恭敬地接受家族的命令,意识到自己没有才能。恭承,恭敬地接受;家命,家族的委托或使命。顾非才,意识到我没有才能。 3. 南云拜罢春如海:在春天结束之前(南云)行礼之后,大地就像大海一样辽阔。南云,指南方的天空。拜罢,完成礼仪。春如海,大地辽阔无边。 4.
【发建阳】 行装晓发建溪阳,共喜平康返旧乡。 想见筚门迎迓处,桐花时候咏新秧。 注释: - 发建阳:启程去建阳县。 - 行装晓发建溪阳:早上出发,前往建阳县。 - 共喜平康返旧乡:共同的喜悦是回到了家乡。 - 想见筚门迎迓处:想象着简陋的家门迎接他们的场景。 - 桐花时候咏新秧:在新桐树开花的季节,吟咏新生的秧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清晨出发,前往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