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迂拙寸心孤,何幸身亲往哲途。
借问山川群草木,当年曾识晦翁无。
【注释】
- 借问山川群草木,当年曾识晦翁无:向山中的人打听山上的草木,当年曾经认识过晦翁(朱熹)没有?
 
- 寸心孤:指诗人的心志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何幸:何为有幸,何为有幸。
 
- 往哲途:往昔的圣贤之道。
 
- 晦翁:朱熹,名熹,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
 
- 赏析:诗人在铅山道中,询问当地的山民是否认得朱熹,表达了对朱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真理,坚守道义的精神风貌。
平生迂拙寸心孤,何幸身亲往哲途。
借问山川群草木,当年曾识晦翁无。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赏析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那么答题时就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从诗的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的注释是:“主翁”:指诗人自己,这里代指诗人。“莫归”:不要回家。“系”:系马。“辖”:马笼头。“投辖”:扣上笼头。“长歌”:唱长调歌曲。“双玉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本题是一道诗歌赏析的选择题。答题时注意审清设问要求,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作答。 本诗为诗人于林道中奉怀紫阳夫子的抒情之作。首句“昔诵夫子诗”交代自己因怀念而读《紫阳先生诗集》;次句“今履夫子路”,则表明自己已踏上仕途,在官场上奔波。两句一仰一俯,一古风今事,表达了诗人既感怀紫阳夫子的知遇之恩,又感叹人生道路坎坷
诗句释义 1. 喜晴:这首诗的标题是“喜晴”,即表达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 2. 阳春正二月:指春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春天。 3. 霖雨何其多:霖雨是指连绵不断的雨,何其多表示数量之多。 4. 午窗敛暝色:中午时分的窗户收敛了傍晚的余晖,暝色指的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色。 5. 高陆扬洪波:高山上的河流水势浩大,高陆是指高耸的山峰,洪波指水流如波涛汹涌。 6. 昨宵乃何宵:昨夜是哪一夜
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 诗句释义:光阴如流星一闪而过,我当初的愿望真是愚蠢可笑。 译文:时间的流逝就像一道闪电,我年轻时的愿望真是愚蠢可笑。 注释:流光:时间流逝,如流星一样快速。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诗句释义:我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被尘土和书籍遮蔽了双眼。 译文: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被尘土和书籍遮蔽了双眼。 注释:末契:人生的目标或愿望。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诗句释义
【注释】 晓枕作:清晨起床后所作的诗文。晓,早晨;作,创作。 四时更代谢:一年四季在不停地变换着。 万事相翕张:万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升沉任吾运:人生的荣辱得失,由我自己决定。 风雨尘窗不知老:即使身处风风雨雨的尘世中,也不懂得什么叫做衰老。 日进遗编诵几行:每日都沉浸在书籍之中,读了几行又忘了。遗编,指古人遗留下来的书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于江西庐山时所作
【译文】 同族的后辈拜见罗原冈上先祖 清风拂面,朝辞上寿坊,炎热的夏季,午时拜谒于罗原冈。 在冈头占卜吉凶三百年,鬼神守护雷潭身旁 放眼望去澄空一片令人醉心目,楚山突兀吴江悠长。 【注释】 1. 同宗人: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嗣:后代。 2. 罗原冈:地名,位于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境内。 3. 清风:这里指的是清晨的微风。 4. 上寿坊:即寿坊,供奉神主和祖先牌位的房屋。 5. 溽暑
注释: 题李章芸香阁:题写在金陵的章芸香阁。 字向金陵书:把书信写给金陵。 阁从五峰坐:指章芸香阁背靠五峰山。 绿酒共深更,剧谈忘尔我:在深夜里举杯畅饮,纵声高谈,忘却了彼此的界限。 阁上遗经凡几编:指的是章芸香阁上的经书有好几卷。 好惜分阴勖新课:应该珍惜宝贵的光阴,勉励自己勤奋学习。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题李章芸香阁》。这首诗通过对章芸香阁的描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表达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把握其思想情感,理解其技巧和语言特点。“旅思摇摇倦淹泊,息肩重喜登新阁”,意思是旅途劳顿,心情烦闷,久居一地,百无聊赖,而今却得登上新阁,心情顿时轻松愉悦;“阁中无物不堪夸,举目咫尺皆真乐”,意思是新阁里没有一样东西是值得称道的,可是放眼望去,眼前的美景真是令人欣喜不已;“赋诗不尽析薪情,负荷丁宁二雏学”
莫春行 学不讲,德不修,二者诚吾忧。 日亲古贤圣,残膏剩馥供涵泳。 青春告莫我不闻,落花飞絮从纷纷。 注释: 莫春行:不要在春天里行走,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莫”是动词,表示不要的意思,“春行”则是指春天里的行走。 学不讲,德不修,二者诚吾忧。 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习,不修养品德,那么我就非常担心。这里的“学”指的是学习,“讲”表示讲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山家》。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宿山家:在山中的农家住宿。 午爨辞景云,夜宿投庵下:中午烧饭时向天空祈祷(希望天公作美),晚上则在山中小屋下过夜。 山中俗朴长幼淳:这里的“俗朴”指的是简朴朴实的生活,“长幼淳”意味着年老的和年幼的都淳朴善良。 也解闻风礼贤者:他们也能听到风声并尊敬有德行的人。这里的“贤者”是指品德高尚的人。 自愧虚声诳世间,到处令人误惊诧
注释:在乱石丛中,一轿子穿过,水源穷处,感人之处多。 高踪邈远,乾坤古旧,白雪阳春,奈若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铅山道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首句"乱石丛中一轿过"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艰难险阻,暗示了诗人此行的艰辛。第二句"水源穷处感人多"则展现了水边景色的优美与宁静。第三句"高踪邈矣乾坤古,白雪阳春奈若何"则是对诗人心境的抒发,既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奈的情感
秋夜雨止风作 秋天的阴云刚刚散去,雨后的天空开始放晴,飒飒西风吹过,夜晚传来阵阵声音。 梦绕五云溪上路,不知身在石头城 梦中我仿佛行走在五云溪的山路上,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石头城里
【注释】 宿分水岭:在福建境内的武夷山中,有一段称为“九曲”,其中最曲折处,名为“分水岭”或“分水关”.诗人由江西入闽,经过此处,遂留宿。 蹑尽崎岖(qī jī):踏遍了险峻的山路。蹑,走;尽,尽;崎岖,山路不平。 白云堆里(wéi)宿闽关:在山中白云缭绕的地方住宿。闽,指福建省。 萧萧风雨清明候:指清明节时风雨交加的景象。萧萧,风雨声。 千里琴书此地还:指从江西到此地,可以弹奏音乐、阅读书籍。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以脉理见秋毫的脉法为话题,抒发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全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含蓄隽永。 第一句“闻君脉理见秋毫”,意思是听说你医术高明,连脉搏都能看到。这里的“脉理”指医学,“秋毫”是古代传说中黑色鸟,这里比喻人的脉搏跳动;“君”即指你。第二句“袖里咸阳术更高”的意思是你的袖里藏着咸阳的方术更加精湛了。第三句“芝草满山光晔晔”,意思是山间长满了灵芝草
【注释】 东篱:东边的篱笆。 秋菊试新黄:指菊花初开,颜色淡黄。 江岸蒹葭未着霜:岸边的芦苇还未结霜。 路入故乡三百里:指归途要经过几百里的地方。 遥看雁影落横塘:看见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雁影落在横塘上。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作者送三弟东归的情景。首句写景,描绘秋天东篱下黄色的菊花,第二句写人,点出诗人送弟远行,第三句写景,描绘归途中所见,第四句写人,描绘远行者在归途中所见。全诗语言朴素
铅山道中 其三 译文:乌云散去,雨过天晴,处处都是春风送来的鸟鸣声。 忽然间,旧游的地方出现在眼前,我不禁感叹人生短暂,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1. "铅山道中" - 指的是在铅山的路上行进中的情况或体验。 2. "其三" - 表明是《铅山道中》诗组中的第三首诗。 3. "云开雨歇放新晴" - 描述天气的变化,云散雨停,天空放晴的景象。 4. "处处春风佩玉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