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题楚城》。 译文: 在广武山前远望虎牢,淡烟笼罩衰草覆盖着城池。鸿沟岂限长江险阻,楚地的营垒不如汉地的长城高大。今日登临此古战场,悲鸟啼鸣声中感叹岁月变迁,当初两军对峙时混战如巨鲸翻腾。河阴老树如同古代的车盖伞般茂密,好像皇帝曾驻跸于此。 注释: 1. 过河阴观楚汉遗垒:指作者游览楚汉交战遗址。 2. 广武山前望虎牢:虎牢关位于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为西汉初年所置
这首诗的译文是: 浙江亭下,湖水如苔藓般平静,曲几闲窗面面开。山势不移天阙在,潮头偏逐海门来。梅从和靖祠前见,柳绕苏公堤上栽。知是国初全盛日,满城丝竹沸楼台。 注释:过杭州览古:游览杭州时写的诗作。浙江亭:位于杭州市西湖西南,因地处钱塘江边而得名。水如苔:形容湖水像苔藓一样静止,波纹不多。曲几闲窗面面开:形容亭子周围环境幽静,曲几和闲窗都开着,可以观赏四周的风景。山势不移天阙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我家湖水上,长与竹为邻 - 注释: 描述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景象,家中的湖面之上生长着竹子,形成了一种长久的相邻关系。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自得的境界,通过“家”与“水”、“竹”之间的自然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2. 今夜月明里,相看如故人 - 注释: 在明亮的月光下,两人(或物)彼此对视,感觉仿佛是老朋友一样。 - 赏析:
《太华奇迹三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诗中“仙人白玉掌,半出五云间”描绘了一幅仙人掌半露于云端的奇异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神奇现象的赞叹。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诗词原文: 仙人白玉掌,半出五云间。 好去寻芝草,移栽王屋山。 2. 关键词注释: - 仙人白玉掌:指仙人掌的形态优美,如同白玉般纯净无瑕。 - 半出五云间:形容仙人掌的部分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玉井落青天,天开五色莲。自从采华实,又是几千年。”这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太华奇迹三首》中的第三首,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玉井:玉井在此处象征着纯洁、高贵和美丽。它位于华山之巅,是华山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在这里,诗人通过玉井这一意象,传达出华山的壮丽景色及其独特的地位。 2. 落青天:这句描绘了玉井周围的环境,青天代表着广阔的天空,给人一种高远、开阔的感觉。同时
【注释】 彭蠡:古湖名,在今安徽省境内。惊涛:波涛汹涌。匡庐:庐山别称。积翠:青翠的山色。东林:指庐山东林寺。潇洒:形容清雅闲逸。只合:只应该。卧云松:指东林寺内的古松下的卧云石。 【译文】 鄱阳湖上的波浪汹涌激荡,庐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显得格外秀丽; 庐山东林寺周围的景色非常优美,这里只有卧云松最合适。 【赏析】 这是一首咏庐山景物的诗。诗中描写了“彭蠡”之波澜壮阔,“匡庐”之秀美秀丽。
【注释】 挟弹:携带弹弓。图:图谋,谋求。王孙:贵族子弟,指诗人自己。金丸:用黄金做成的弹丸。爱惜:珍视、吝惜。好音声:好听的声音。 【赏析】 此首诗写春游赏景之乐。 “宫树已闻莺,王孙挟弹行。”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点明时间是春天,“宫树”指皇宫中的树木。“莺”即黄莺。“挟弹行”是说王孙手持弹弓在宫中游玩。 “金丸非爱惜,为尔好音声。”第二句写王孙弹弓的目的。他手中的弹丸并不是为了爱惜
《滩行五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此诗通过描写上峡和下峡的水流情况以及与邻船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喜爱及旅途中的乐趣。诗句如下: 1. 上峡滩水急:描述了上峡的水势汹涌,给人一种紧迫的感觉。 2. 下峡滩水平:而下峡的水则平缓如镜,给人以宁静之感。 3. 邻船夜相语:在夜晚,与邻船的人进行交谈,增添了旅途的趣味性。 4. 两日到严陵:经过两天的时间
【注释】:太华:即华山。盘盂:盛水器。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发洪水的怪物。 译文:华山上的万年松,盆景小得像容得下一杯水,清澈冷冽的一瓢水,却能使苍翠的山色起蛟龙。赏析:华山,又称太华、太乙、西岳等。是五岳中的第二座名山,在陕西渭南县东南,海拔2154.9米。因山势险峻,奇峰突兀而得名。华山有东、西、南三峰,北则绝壁千仞,形如刀削。主峰玉女峰耸立云表,高出群峰之上。华山以峭拔雄伟著称于世
注释:夜晚我经过吴城山下,不能安睡便靠在窗前。 溯流双橹健,摇月下西江。 译文:夜深了我在桥边休息,靠着船窗欣赏月光。 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人夜泊吴城山时情景的诗。首句点题,次句叙事,三句写景抒情,四句承上启下,末句以景结情。全诗写得清丽淡雅,意境优美,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