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注释】 ①“临溪”句:指作者在一座溪边建造的桥上。临溪,即临溪桥。 ②“面面”句:说小画似的山山水水,在诗人眼前展开。 ③翠模糊:指山色迷蒙。 ④遗庙:古时为纪念亡国之君、贤臣而建的祠庙。 ⑤啼鹧鸪: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借指自己的处境。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临溪桥上,面对一幅幅如画的景色,不禁想起那些已经湮没的历史,以及那些在风雨中啼叫的鹧鸪
【注释】 ①赠张巨源老人:赠,赠送。张巨源,即张继。 ②素发:白色头发。 ③落落老怀:意谓胸襟开阔。 ④七郡:指唐朝的七个州郡。 ⑤有谁:何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里,首先赞美了这位老人高尚的品质和豁达的胸怀。诗人对这位“落落老怀”、胸襟开阔的老人表示敬意,并劝勉他:“莫学衰翁泪满衣。”诗人还以自己的经历告诉老人,不要像自己一样被贬官外放,而要“拂袖从君去”。 诗的前两句写景
【注释】 (1)镏琪:南宋人,有《澄江小集》一卷。洋州:即陕西洋县,是南宋著名诗人张孝祥的故乡。 (2)“真如”句:意思是说写竹时笔法与草书相同,没有楷书的规整。 (3)“尚忆”句:回忆过去澄江游玩时在雨中吃烧笋和鲥鱼的情景。 【赏析】 此诗首二句说,镏琪的书法艺术造诣很深,尤其是写竹,简直就像草书中的字一样。“真如”两句,是诗人对镏琪书法艺术特点的概括。“尚忆”,追记,回想。“澄江”,古水名
临溪桥畔柳毵毵,桥下溪流碧似蓝。 烟雨画图行七日,不知春梦绕江南。 诗意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景。首句“临溪桥畔柳毵毵”直接点出了地理位置——一座桥边,而桥下的溪流清澈见底,颜色如同蓝宝石一样。第二句“桥下溪流碧似蓝”,进一步强调了溪水的清澈和美丽。第三句“烟雨画图行七日”,诗人用“烟雨画图”来形容这景象的美丽,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注释】 米家图画不易得:指米芾的山水画,米芾(fú)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层峦:山峰重叠的样子。游目:放眼远望。驻马:驻足,不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幅米家山水画的赞叹。诗人赞美这幅画生动传神,仿佛真的山就在眼前。他欣赏着画中的风景,不知不觉间,已经停留很久了。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诗句输出: 空谷无人响暗泉,隔溪茅屋见炊烟。 东风故遣飞花出,知是桃源别有天。 译文输出: 在寂静的山谷中,泉水静静地流淌,发出微弱的声音。而在溪边,一户人家的茅草屋冒着袅袅炊烟。春风轻轻吹过,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将花瓣吹落,仿佛是从桃花源中飘出的仙境。 注释输出: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春天的气息。 2. “空谷”象征着一个安静
诗句输出:空翠盘盘下鹤群,仙家鸡犬静中闻。 译文输出: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如同盘绕的云雾,一群群的仙鹤在其间悠然自得。仙家的鸡和犬在宁静中相互呼应,仿佛能听见它们的呼唤。 注释输出: - 空翠(nóngcui):形容景色清幽美丽。 - 盘盘(pánpán):形容山势起伏连绵不断。 - 鹤群(hèqún):指众多的鹤聚集在一起。 - 仙家(shēnjiā):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或神仙的家。 -
【注释】宁国: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宿:居住。句曲山:山名,在今安徽天柱山南。青天:指天空。元龙:汉末刘备的字,这里泛指豪爽的豪杰。万壑松涛落枕边:形容山中雨声如万壑松涛,落在枕上。 翻译:在宁国城中,听雨声而睡下,半城都是青色的天空。我怀疑是在句曲山中过夜,那万壑松涛的声音仿佛落在床上。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宁国(今属安徽)住宿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在宁静中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诗句:四壁云山拥翠屏,上方零落锁寒扃。 译文:四周的墙壁被云雾缭绕的山峰环抱,如同一座翠绿的屏风,而上方的寺庙则显得零落破碎,似乎被寒气所笼罩。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荒凉的景象。诗人用“四壁云山”来描绘周围的环境,给人一种深远、幽静的感觉。接着以“拥翠屏”形容四周的山峰像绿色的屏风一样环绕着寺庙,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重。然而接下来的“上方零落”与前面的“翠屏”形成鲜明对比
``` 一井深藏数百家,半宜榛栗半宜茶。 可怜兵后谁为主,唯有长松寄宿鸦。 诗句释义: - “一井深藏数百家”:描述了一个废弃的寺庙中有一口井,这口井深而神秘地隐藏着许多家族。 - “半宜榛栗半宜茶”:说明这口井周围既有适合种植坚果和水果的地方,也有适合种植茶叶的区域。 - “可怜兵后谁为主”:反映了战争结束后的荒凉景象,无人居住。 - “唯有长松寄宿鸦”:在这片废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