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注释: - 岭南杂咏 其三: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诗,题目中的“杂咏”表示这首诗是对岭南地区的多方面描写。 - 海滨朝夕易炎凉:海边的日夜温度变化明显。 - 湿气蒸人沁薄裳: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不适,衣物也变得轻薄。 - 昨日崖州有船到,满城争买白槟榔:前天有艘船从崖州(今广东雷州半岛)来到,整个城市都在争相购买白槟榔。 译文: 在海边的昼夜温差大得令人惊讶。 空气中的湿气让人感到不适
越盐如雪赛吴盐,薯蓣初肥竹笋甜。 何事眉山苏太守,只将双蟹较团尖。 此诗《岭南杂咏》中的第七首,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物产和风土人情。诗中“越盐如雪赛吴盐”形容当地食盐质地洁白,如同雪一般纯净;“薯蓣初肥竹笋甜”则描绘了当地的山药与嫩笋,既饱满又甜美。最后一句“何事眉山苏太守”,指的是唐代文学家苏東坡,此处借指诗人在岭南的所见所感,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能如此深入地感受到岭南的风情
【注释】 雁翅:指潮汐涨落时,海水涌起的浪尖。城东:即雁门关,在今广东省高要市西北。涌怒涛:水势汹涌。蜑(dàn):蜑族,古代岭南的一种民族,多居水上,以捕鱼、打渔为生。外洋水长:大海的水长,形容海潮很大。莫言昨夜南风急:不要以为昨晚刮的是南风。南风急:形容风大,潮大。登盘:登上潮头。有海蚝:海蚝生长在海底。 【赏析】 此诗描写了潮水涨时的壮观景象。首句描绘了潮水的威力,二句描绘了潮水的形态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的风景和人民的生活。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牂牁流水碧潺潺”,这里的“牂牁”是古代对南方河流的称呼,而“流水碧潺潺”则是形容水流湍急而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第二句“潮落湖生草木闲”,描绘了潮退后的湖面景色。在这里,“潮落”意味着潮水消退,“湖生草木闲”则表示湖边草木生长得悠闲自在。然后,第三句“一片海云吹不起”,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海云赋予了人类的情感
【注释】: 石鼎微熏:用石鼎来熏蒸。 茉(mei)梨香:茉莉花香。 椰瓢满贮:椰子瓢装得满满当当的。 荔支浆:荔枝果汁。 木棉花落:指木棉树的花朵已经落了。 南风起:南方的风开始吹起来了。 交州:古地名,今越南北部和广东西南部一带,这里借代交州。 海气凉:海风凉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岭南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首句“石鼎微熏茉梨香”描绘出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特点
【注释】 ①浙右:今浙江一带。苗帅:指王恺。③三苗: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今湖南、贵州一带。⑤五岭:今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⑩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以言谈游说著称。②寸舌:比喻微不足道的言辞。深仁:深厚的恩德。④羽檄:用鸟羽装饰的信符,借指紧急文书。⑤星麾:用星星作为旗号,借指军令。⑥崖气:山间雾气。⑦藤枝:攀缘的树枝。⑧属吏:下属。⑨遐征:远行。全补报:全部补报。 【赏析】
注释: 岭南杂咏 其十:这是一首描绘岭南景色的诗。岭南,指中国南方地区,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风光和韵味。 榕树阴阴集暮鸦:榕树,一种常绿乔木,枝叶繁茂,树冠庞大。阴阴,形容树木茂盛,遮天蔽日的样子。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这里用“荫”来表示榕树的阴凉之处,聚集了很多乌鸦。这句诗描述了夕阳西下,榕树下聚集了许多乌鸦的景象。 竹深人静似仙家
【注释】 岭南(今两广地区):泛指广东、广西一带。南望:远眺南方。渺烟波:水波浩渺,烟雾迷茫。 怪底鱼龙出没多:为什么鱼儿龙儿出现得如此之多? 顷刻:一刹那。霆:雷。白昼:太阳照耀之下的白天。 黑云拖雨过牂牁:乌云拖带着大雨越过牂牁江。牂牁(zāng kē):一条大河流经贵州,是古时通往云南的要道,又称牂柯江。 【赏析】 《岭南杂咏其九》,这是一首描绘岭南景色的诗。首句“番禺南望渺烟波”
【注释】 岭南:指今广东一带。杂咏:即组诗,这里指作者自编的组诗。团社:指乡村农民的集会。铜鼓齐敲(jiī):指铜锣声齐鸣,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海歌:指海边的歌谣。都道:都说。生计足:生活富裕。五收蚕茧两收禾:意思是说,一年有两次收获,一是蚕茧,一是庄稼。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岭南杂咏》的第八首。前两句写村团社日的喜晴和景象。铜锣声起,唱起了海歌,一派丰收的喜悦。后两句写人们说
【注释】: 1. 白面黄华使,朱衣紫府仙。仪容追典雅,进退合周旋。捧檄长观国,宣威每到边。风尘双鬓㡳,江汉一帆前。上相怜多艺,诸公念独贤。铜陵开旧治,玉案喜新迁。拜命兼恩宠,躬行在勉㫋。好扳潘岳驾,莫后祖生鞭。旦日催鸣佩,春华簇舞筵。从来枳棘地,鸾凤岂留连。 2. “白面黄华使,朱衣紫府仙”:使节身穿白衣、头戴黄色冠帽,是朝廷派遣的使臣。“仪容”即仪态和风度。“典雅”指文雅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