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这首诗是《周颂·大祀》的原文,它描绘了周朝祭祀天地神灵的盛况。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维皇建有极,庚戌值时康。" - 注释: "皇帝建立最高权威,庚戌年(1370)时国家安宁。" 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稳定的喜悦和自豪。 第二句: "二气迭敷宣,允若协雨旸。" - 注释: "天地之气交替运行,仿佛雨水和阳光相协调一样。" 这里描述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 第三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说的。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至节圜丘祀颢穹,先期法驾幸斋宫。 - “至节”意味着到了重要的节日或日子,“圜丘”是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祀颢穹”则表示在圆丘上进行祭祀活动。 - “法驾”是指皇家的车队,“幸斋宫”则是前往宫中。 注释:在圆丘上庆祝重要节日,皇帝的车驾提前到达宫中准备祭祀。 2. 山纡紫气排双阙,日射红云拥六龙。 -
【注释】 节钺专征:节,符节;钺,斧头;专指执掌军权。征,征战。帝符:天子的印信。东南黎献:东南方的诸侯进贡。黎献,黎民的奉献。来苏:复苏,苏醒。沧江:大海。积翳无:积云消散。紫高:紫色的云彩。彤霞:红色云霞。嵩呼:古代山名,位于今河南登封。诸侯玉帛:诸侯进贡的玉器和丝织品。殊译:不同的译法。河山入版图:山河纳入版图。昭往昔:明示过去。百男重颂溥欢娱:众多男子共同歌颂皇帝的欢欣与快乐
豫章南楼 适意缘清景,驰思属早秋。 眷焉临胜地,暂尔憩南楼。 楚岫云中出,章江树杪流。 凉蝉泛声响,细草没归愁。 鼓角三边壮,襜帷五月留。 谁知放歌者,脉脉寄沧洲。 注释: - 豫章南楼:位于豫章郡的南面,即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一带。 - 适意缘清景:心情愉快,喜爱这美好的景色。 - 驰思属早秋:思念之情随着秋天的来临而加深。 - 眷焉临胜地:留恋着美丽的胜地。 - 暂尔憩南楼:暂且在这南楼休息
【注释】 ①北风:北方的寒风。征帆:远行的船只上扬起的船帆。西南驰:向西南方驶去。聿(yù):发语词,无义。修阻:艰难困苦。凄其:凄冷的样子。 ②今:现在。迈(mài):行走。岂不念:难道不思念吗。岁(suì)时:岁月,时光。简(jiǎn)书:书信。良:好。兹:这。 ③翩:飞行的样子。鸿:大雁。翱翔:在空中飞翔。何之:到哪儿去。 ④感:被感动。同袍:战友。友:朋友。戚戚:忧愁的样子。怀:怀念
这首诗的标题是《麟之死》,作者不详。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书泣麟图后 -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麒麟命运悲叹和哀伤的诗。 麒麟素不出,出则世道寅。 - 麒麟平时不出现,一旦出现则表明社会已经混乱不堪。 世道久不寅,尔出胡不辰? - 当社会不再混乱时,你为何还会出现呢? 尔出胡不辰,吁嗟乎麒麟。 - 麒麟的出现难道不是悲哀的吗? 麒麟果何物,允矣兽之仁。 -
【译文】 诸侯们恭敬的汇报他们的职守,地方长官恭敬的来参加大宴会。 后世还遵守这个典章制度,往古时代就有一种遗风。 在献岁时开始,大钧妙化工的作用,川游云飞间,万物无不受到熏染。 至尊者垂衣而治,隽秀的士人蔚然从之。 国土日益扩大,人民日渐丰裕。 没有文采不能通远方,没有武事难以成大事。 没有劝勉和赏赐的美意,恩惠如何能传达。 于是皇帝举行盛大的宴享,典礼程序极其隆重。 三公站在左右两旁
君子慎所择 君子在选择交往对象时要慎之又慎。结交要结心,彼此要有深厚的情感和共同的志向。 苟不易所守,忧患实相任 如果不容易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那么在困难和忧患面前就会无所依靠。 在昔管鲍氏,友爱殊独深 古人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中,他们的友谊深厚,超越了一般人之间的交往。 意气一见许,乃能轻万金 两人初次相见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愿意为了朋友放弃重金。 桓桓松与柏,托根泰山阴
【注释】 流火:指农历七月的天气。遵:沿着。西陆:《易·说卦》:“离为日,为火,为夏。”《史记·天官书》:“斗魁曰天市星,牵牛初入于北斗端。其有天庙、天街、天狱、天閵、天泲,及钩陈之属。”秋分在七月中旬,故称“秋分”。群英:指朝廷中大臣们。趋谒:奔走朝见。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夕漏滴多时:即夜深漏长。肃肃:形容风声萧飒。繁露:犹言浓露。兰蕤:香木名。金井:井名,此处代指井边。梧桐:落叶乔木
朝日何曈曈 朝阳初升,光芒四射,照亮了华美的岛屿。 澄辉丽华屿 岛上的景色美丽如画,阳光下的一切都显得格外耀眼。 众鸟欣已集,交交互鸣语 鸟儿们欢快地聚集在一起,互相交谈,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缅怀当来游,旌麾戒炎暑 回忆起曾经来到这里游玩的情景,现在正为炎热的夏日做准备。 楼船渡烟雾,弭节章之渚 乘坐着楼船在烟雾弥漫的水域中行驶,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岛屿上。 章渚隘卑湿,夕气暝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