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圜丘祀颢穹,先期法驾幸斋宫。
山纡紫气排双阙,日射红云拥六龙。
八表清明群动喜,一诚感格百灵从。
露垂甘液凝珠颗,松偃香蕤合翠幪。
凡物均沾神物化,天心允与帝心通。
绝胜宝瓮陈终夕,奚待金茎倚半空。
汉苑醴泉非旨美,梁园瑞雪谩形容。
小臣际遇承恩泽,涓滴何能答九重。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说的。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至节圜丘祀颢穹,先期法驾幸斋宫。
- “至节”意味着到了重要的节日或日子,“圜丘”是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祀颢穹”则表示在圆丘上进行祭祀活动。
- “法驾”是指皇家的车队,“幸斋宫”则是前往宫中。
注释:在圆丘上庆祝重要节日,皇帝的车驾提前到达宫中准备祭祀。
- 山纡紫气排双阙,日射红云拥六龙。
- “山纡紫气”指的是山上弥漫着紫色的祥云,“排双阙”则是指这些祥云仿佛排列在两座宫殿之间,象征着皇家的荣耀和尊贵。
- “日射红云”形容太阳的光芒如同红色的云朵一样照耀,而“拥六龙”则是指六条龙仿佛被太阳的光芒所吸引。
注释:山间弥漫的紫色祥云仿佛排列在两座宫殿之间,太阳的光芒如同红色的云朵一样照耀,使得六条龙仿佛受到阳光的吸引。
- 八表清明群动喜,一诚感格百灵从。
- “八表”指的是全国各地,“清明”表示清晰明了,“群动”则是指所有动物。
- “一诚”是指真诚,“感格”则是指感动和打动。
注释:全国上下都清晰明了,所有动物都感到高兴,因为皇帝真诚地进行了祭祀。
- 露垂甘液凝珠颗,松偃香蕤合翠幪。
- “露垂甘液”指的是露水滋润着甘甜的液体,“滴珠颗”则是形容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珍珠一般。
- “松偃香蕤”则是指松树低垂着头,芳香的枝叶覆盖着绿色的树叶和花朵。
注释:露水像甘甜的液体一样滋润大地,珍珠般晶莹剔透的露水挂在松树上,使得整个山林都被绿色的树叶和花朵所覆盖。
- 凡物均沾神物化,天心允与帝心通。
- “凡物”是指所有的事物,“神物化”则是指神圣的事物被赋予生命,变得有活力和生动。
- “天心”指上天的心,“帝心”则是指皇帝的心。
注释:所有的事物都被赋予了神圣的生命,上天之心与皇帝之心相通,象征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 绝胜宝瓮陈终夕,奚待金茎倚半空。
- “宝瓮”则是指珍贵的酒瓮,“陈终夕”则是指一直摆放到最后天黑。
- “金茎”则是指金色的柱子,“倚半空”则是说它高悬在空中。
注释:珍贵的酒瓮被摆放了整整一夜,金制柱子悬挂在空中,象征着皇室的奢华和富贵。
- 汉苑醴泉非旨美,梁园瑞雪谩形容。
- “汉苑”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宫廷花园,“醴泉”则是指甜美的泉水,“非旨美”则是指并不符合皇帝的意愿。
- “梁园”则是指梁朝时的皇宫园林,“瑞雪”则是指吉祥的雪花,“谩形容”则是说并不能够形容其美丽。
注释:汉朝时期宫廷花园内的甘泉虽然甜美,却并不能代表皇帝的意愿;梁朝皇宫园林中的瑞雪虽然吉祥,也无法完全形容它的美丽。
- 小臣际遇承恩泽,涓滴何能答九重。
- “小臣”则是指地位较低的官员,“际遇”则是指遭遇和机遇。
- “承恩泽”则是指在皇帝面前尽忠尽职,得到皇帝的恩惠和庇护。
- “涓滴”则是指微小的水滴,“何能答九重”则是说即使是微小的水滴也难以回报九重天的恩情。
注释:作为地位较低的官员,我有幸得到皇帝的恩惠和庇护,然而即使只是微小的水滴也无法回报皇帝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