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注释:楚地的老渔夫,垂竿于烟波浩渺的水域。 他的姓氏并不显赫,但他的鱼钩却能轻易地提起鱼来。 他偶然遇到三闾大夫,与他交谈几句后,便扬帆而去。 他敲击船桨,扬起歌声,但究竟潜行在何处,无人知晓。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渔夫的形象。他虽然姓甚名谁并不重要,但他钓到的鱼却很美味。他与三闾大夫的偶遇,使他的名声大增。然而,当他挥动鱼竿时,却没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渔夫,过着平凡的生活
注释: 1. 北郡韩福,洁白修躬。:北郡的韩福,品德纯洁,行为端正。 2. 博陆调鼎,乃下旌弓。:在博陆(地名)调好鼎,于是放下了弓(表示停止战争)。 3. 疾稽中驿,帛奖幽踪。:迅速赶到中驿站,用丝绸奖励了隐士的踪迹。 4. 荷衣鸠杖,陶陶令终:穿着绿色的荷叶做的衣服,拄着鸠鸟形状的拐杖,快乐地结束了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对一位名叫韩福的高士的颂扬。韩愈在诗中赞扬了韩福的品德和生活态度
【注释】: 嬴末:战国时期。 龙争:指秦国和六国争斗。 迟栖东海:隐居于东海。 无为教参,齐方底泰:不参与政治,国家才能安定。 衍辅汉庭,玄风犹在:张良辅佐汉朝,道家思想仍然盛行。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张良的一生。诗中描绘了张良在秦末群雄割据的斗争中崭露头角,后来隐居在东海,不参与政治,为国家安定出了不少力,最后辅佐汉室,道家思想依然盛行。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
注释:伯阳即老子,河上丈人指道家的河上公。 赏析:这首诗是高士颂中的第四十三首,歌颂的是道家的河上公。诗中赞美了河上公倡导道教、传授教义以及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品格。 一、二句写河上公继承老子的教义,宣扬道教。 三、四句写河上公在乱世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五、六句写河上公保养真气,修炼成仙,成为了仙人景仰的对象
诗句释义: 1. 成公全朴,称谓不传。 - “成公”指某人的称呼,“全朴”意味着此人保持了原始的质朴本性,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或污染。 2. 途遭玉辇,峻峙幅边。 - “玉辇”通常与皇室或高级官员出行时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辆相关联。“峻峙幅边”形容成公在某种压力或困难面前依然坚持自己的本色,不受外界影响。 3. □归方外,克免帝愆。 - “□”可能是省略号,表示此处有省略的内容
【注释】: 1. 仲叔高栖,藏宝迷国:仲叔是古代对有学问人的尊称。高栖,比喻隐居。藏宝迷国,指隐藏宝物,使国家蒙蔽。 2. 一介弗取,卓然贞白(一介之不取):一个微小的财物也不取,形容为人廉洁。 3. □牒司徒:□是官名,汉代设置,掌管文书。司徒:官名,主管教育。 4. 寄形安邑:寄托身体安邑,指做官的地方。 5. 枯槁当年,风流九域:枯槁,形容人老迈。当年,指年轻的时候。风流,指风度翩翩。九域
【注释】彭城:地名,在今江苏省徐州市。陆沉皓首:形容人年岁已高。陆沉,指隐居不仕。 炎鼎将移,麟搉凤蹂:指朝政昏暗,权臣当道,致使圣明的国君被废,贤能的人受到迫害。炎鼎,比喻朝廷。麟、凤,都是吉祥之物,这里借指圣君贤臣。 吊哭低回:指哀悼死者的哭声哀伤而低沉。曾非侪友:不是同类的人。侪,同辈;友,朋友。 薰膏之规:比喻贤良的德行可以感化他人。 【赏析】这是一首悼念彭城的贤士的诗
【注释】安丘:地名,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中林:指朝廷。师:指老师,这里指孔子。 豹潜逾劲:比喻人有勇力。 岐业周流:比喻学问广博。周流,遍行。 老编:指《诗经》。 玄玄:深奥玄远。道家衡镜:比喻儒家学说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准则。道家,即道教。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孔子的诗。全诗从孔子的外貌、性格和学问、道德四个方面进行描写。首句写孔子的外表。“安丘丈人”表明他的出身;“中林自命”,说明他自认为有才能
注释: 硕以王生,道研轩李。 斐尔张公,素交一臂。 袜解虚庭,趋风敬系。 凡百华裾,悉高廷尉。 赏析:《王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的是王生的形象,通过赞美他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诗句释义】 胜之敦孝,聚居风动。胜之:宋胜之,人名。敦孝:孝顺。聚居风动:形容他孝顺父母,名声大振。 力施衰白,食损姻众。力施:大力施舍。衰白:指年老体弱。食损:损害、减少。姻众:姻亲。 附姊饔飧,拒兄录用。附姊:依附姐姐生活。饔飧:指饮食。拒兄:拒绝兄长的聘用。 独综弦歌,羲光是弄。独综:独自弹奏琴瑟等乐器。弦歌:指歌舞。羲光:指日光,比喻明亮。是弄:即“是弄”,指演奏得非常出色。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