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注释】 □:同“拂”,覆盖。 酩酊:酒醉貌。艳阳:明媚的阳光。 【赏析】 《遣闷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所作,诗题中的“遣闷”意即排遣闷气、消愁解闷。全诗通过描写南池北苑的春柳,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首句“南池北苑柳皆□”,写南池北苑之柳,皆被春色所掩。南池北苑,指京都附近的风景名胜区,这里以自然景色来烘托京城春色之盛。南、北,方位词;池、苑,名词作动词用,泛指园林。柳
注释:牡丹花前殿的香气开始弥漫,阵阵扑鼻的香气袭来,让人沉醉。蝴蝶在夜晚栖息在黄白色彩斑斓的翅膀上,天亮时它们展开翅膀,扑向穿着罗衣的女子。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宫中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牡丹花前殿的香气、夜宿黄白翅膀的蝴蝶以及女子被捕捉的情景,展现了古代宫廷中的繁华与奢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低下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注释】 湖上二首:指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二,第二首诗。 袅绿烟(niǎo lǜ yān):柳树垂柳的嫩条随风飘拂如烟云缭绕。袅,柔曲;绿,嫩绿色。 春流:春天的流水。长(zhǎng)映:长长地映照着。白云天:天上白云。 鸳鸯鸂鶒(yān quán)催清泛:鸳鸯和鸂鶒鸟在水中嬉戏,催促人泛舟游玩。鸂鶒,一种水鸟。泛:泛舟。 宛似乘槎北斗边:好像在北斗星旁边乘船。槎(chá),木筏或小船。
湖上二首 其一 高人开宅白云中,锦浪桃花有棹通。 好月为留清夜色,直将春水拟明空。 译文: 高人在白云深处建起了自己的宅院,那里锦浪翻腾,桃花盛开,舟楫往来如织。明月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清辉,春水仿佛被描绘得更加明亮清澈。 注释: - 高人:指隐居或隐居的人,这里特指诗人自己。 - 白云中:形容宅院所在之地高远、清幽。 - 锦浪: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桃花:代表春天的到来
望西塞山小步一首 黄省曾诗作赏析与解读 1. 诗句原文 西塞山前秋暮时,行行歌把碧松枝。 鳜鱼白鹭玄真兴,流水桃花空尔思。 2. 译文注释 (1)西塞山前秋暮时:指秋天的傍晚时分,西塞山一带景色美丽而宁静。 (2)行行歌把碧松枝:行走中唱歌,手舞碧绿的松树枝。 (3)鳜鱼白鹭玄真兴:鳜鱼和白鹭在湖边嬉戏,带来生机和欢乐。 (4)流水桃花空尔思:流水和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无心欣赏
哭张子言(其一) 【注释】 髫岁:童年。陟文园:登上了文华殿。怀铅:怀揣着铅粉笔。早峻翻:很早就能写文章。 栖身:安身。蓬作宅:用蓬草盖成的屋子,比喻简陋的居所。抒咏:抒发吟咏之情。藻成言:以文辞写成的文章。芳缔:美好的结社。朝绅:朝廷中的显贵。绮论:华丽的议论。酒:指美酒。醉乡:指醉乡中,即指自己的家。 穷巷:贫穷的小巷。傲华轩:傲慢于豪华的车驾。作客:远离故土。贤人聚:贤才聚集的处所。处士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殊伎擢倾城” — 描述了一个技艺高超的女子能够使整个城市为之倾倒。 - 注释:殊(独特的)— 指女子的才艺或技艺;伎—技艺;倾城—形容女子的魅力足以影响整个城市。 - 赏析:这一句展现了女子非凡的才能和影响力,使得她成为了城市的焦点。 2. “名娼列绮楹” — 描述了众多著名的妓女在华丽的建筑前排成一行。 - 注释:名娼—知名的妓女;绮楹—华丽的门楼或走廊。 -
【注释】 1. 题白石精舍为蔡子木:在白石精舍题诗,是为蔡子木。 2. 昔有仙灵者,呼之白石生:以前就有仙人称呼他为白石生。 3. 为年篯务上,餐液夏周更:他是长寿之神,经常吃着夏天的露水和冬天的霜水。 4. 世往山犹在,粮馀洞得名:世人已经逝去,但山上仍然保留着他们的名字。 5. 中郎称国彦,精馆倚岩成:蔡中郎被称为国士之彦,而精舍则依山而建,成为一处美景。 6. 桃夹宜探水,芝幽可掇英
注释:山僧采摘的青岩细花椒、紫洞新枸杞,用来烹制佳肴。 谓道郤超斋一五,竞将山蔌供山人。 说这是郄超斋中的五样菜,竟用山上的蔬菜来供奉山中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山寺中被一位隐士款待时所作。诗人赞美了山中隐士的清高和淡泊。诗的前两句以山中特产为题材,表现隐士对自然的热爱;后两句写隐士的高尚情操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注释】: 芳草青青西子湖,南天鸿雁未高呼。 (首句)“芳草”指江南的春草,这里暗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西子湖”是杭州西湖的别称,“南天鸿雁”则暗指大雁,因为大雁每年秋末都会从南方飞往北方越冬,而此时正是它们南来北往的时候。 吴人弦管喧佳节,一道花江带舳舻。 (次句至四句)“吴人弦管喧佳节”,指的是杭州当地的人们在节日里欢庆的场景。这里的“吴人”指的是杭州的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