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注】戊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宫詹学士:指王安石,当时任翰林学士。上尊珍馔:指皇帝赐的宴饮。 半隐存:指隐居。适内使:指受内使之命。 明主:指王安石,他是仁宗、英宗两朝贤臣,为变法而遭贬谪,后虽复相,仍以“三不足”(新法未行、旧弊未革、民不聊生)自警,故称。 孤鶱;《诗经·小雅·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此处取其意。 十年:指作者从青年到中年的十年仕途生涯。诸生梦
译文: 门前小童唱着竹枝词,花下美人送上和词。只能听见声音,却不能看见人,好像在诉说离别的哀怨。 注释: 竹枝词:古代一种歌曲名,多为民间歌谣,多咏男女恋情。 稚子:幼小的孩子。 竹枝词:古乐府《竹枝辞》旧题。 佳人:美人。 和词:应和的歌词。 闻声:听见歌声。 不得:看不见。 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犹似:好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站在门前唱着竹枝词
竹枝词 欢爱莲花紫艳妆,侬爱莲花白雪光。一夜东风吹雨急,虽同落地各衣裳。 注释:竹枝词是一种流行于巴渝地区的民歌体裁,多以七言四句为一组。这首竹枝词描绘了莲花的娇艳与纯洁,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译文: 我喜爱莲花的紫色妆容,而你却偏爱它的洁白无瑕。一阵东风袭来,雨水急促,尽管我们同时落地,但各自被风雨打湿,变得不再那么干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
注释:竹枝词,古代民歌的一种体裁,多在酒宴上演唱。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画面中的人物和景物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赏析: 这首诗以竹枝词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中的贵人高纛引褰帏,形容贵人的威武和气势;团扇交摇污满衣,描绘了贵人手中的团扇,扇面的花纹随着风的吹拂而摇曳生姿,使得衣服上也沾染上了点点污渍;只见长松箕踞者,形容长松高大挺拔,犹如一位老者般沉稳
游仙辞 高楼千百尺,中有两仙人。金楹标雾霭,翠裾耀龙文。手持白玉箫,去是凤凰音。气动生凉风,声振入青云。粲然相顾笑,驾言游大清。挽手张孔盖,联䮽乱羽旌。果有双鸾至,乘之升天门。 注释:高耸入云的楼阁高达千尺,里面有两位仙人。金色的门柱上刻着雾气缭绕的景象,翠绿色的衣裙闪烁着龙纹。手持白玉箫,吹奏的是凤凰的声音。风吹动时产生凉爽的感觉,声音震动直达青云之上。两人相视而笑,一起畅游在广阔的天地间
注释:早晨我向东望去,只见云霞缭绕,火红一片,仿佛是燃烧的火焰。突然间,天空中传来一阵急促而响亮的雷声。 乍暖乍寒无住著,十二时中总世情。 春天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无常,让人捉摸不透。十二个时辰(一天24小时)之中,总是充满了世间的种种情感和纠葛
诗句: 有酒有酒秋已生,今我不饮夜月明。 湘床被冷螀鸣急,况复长空闻雁声。 译文: 秋天已经来临,我不再饮酒,在夜晚的月光下。 寒冷的湘床上,知了急促地叫着,更远处的长空中传来了大雁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贬谪到雷州半岛后所作。他在雷州创作了四首《饮酒歌》,以表达他与酒结下的不解之缘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一句“有酒有酒秋已生,今我不饮夜月明。”描绘了秋天到来时,诗人独自一人饮酒的场景
沙蔽天,雪作城。十万黄花戍,何年细柳营。 带梦黄埃连晓月,取报君王丑虏平。 注释翻译: - 沙蔽天:天空被沙子遮蔽。 - 雪作城:城墙被雪覆盖。 - 十万黄花戍:十万士兵驻扎在黄花之中。 - 何年细柳营:何时的细柳营。 - 带梦黄埃:带着梦境中的黄土和尘埃。 - 晓月:清晨的月亮。 - 取报君王:传达给君王。 - 丑虏平:打败了敌人。 赏析:
开尊方欲饮,卷幔怅天山。 酒色在湖际,主人恰松间。 注释:打开窗户正要饮酒,卷起帘幕怅然想起遥远的天山。 酒的颜色在湖边,主人正巧在松树林中。 来也不容易得到,离开也不可再回来。 长望一杯外,秋风生枫叶红。 译文:打开窗户正要饮酒,卷起帘幕怅然想起遥远的天山。 酒的颜色在湖边,主人正巧在松树林中。 来也不容易得到,离开也不可再回来。 长望一杯外,秋风生枫叶红。 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冯桢卿黄门绿雪园 - 注释:冯桢卿和黄门是古代官员的官职名,绿雪园是一个地名。 长安买竹可百竽 - 注释:在长安(今西安)购买了大量的竹子,数量多到可以用一百把竽来吹奏。 戏署吾亭曰快雪 - 注释:我为自己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为“快雪”,以象征这里如雪般纯净、清新。 静夜捎风早拂云 - 注释:夜晚宁静,微风轻拂,天空中的云彩仿佛被风吹起。